《事师五十颂》全篇开示

2024-02-21

1709543164407.jpg



马鸣菩萨  

能海上师  

 阿旺上师  讲解


大德金刚萨埵住得成就因,无上恩师莲下如法敬事行,

依多无垢相续彼之诸言教,于此所说总摄恭谨具善听。

十方世界,彼一切如来,

得灌顶师,三时咸敬礼。

应三信诚,合掌以曼茶,

等供事师,接足头顶礼。

居家戒晚,避世诸疑谤,

经像于前,心理执金刚。

若坐当起迎,敬承事所作,

于师凡所为,除礼拜非能。

及弟子等,先应同行处,

此互观察,否皆越法罪。

以慧择,忿恚不具悲,

贪傲无防护,谄曲等非有

调伏具慧,忍直不掉诳,

传咒加行,悲心善论议。

知十真如,善巧曼茶业,

解秘密加行,诸根皆调静。

是依怙尊,弟子若轻毁,

轻毁诸佛,长得受重苦。

十一

谤阿舍黎,热病诸传染,

星疽毒等,命终大黑暗。

十二

死王毒蛇,水飞行盗等,

夜叉倒引类,于地狱受生。

十三

此任如何,勿使师生恼,

行相违,报生大地狱。

十四

间苦相应,何故住狱中,

作谤师等,师宏宣正法。

十五

一切殷勤,金刚大智慧,

善无谄曲,任何勿谤非。

十六

师具恭敬,随行喜舍等,

病等非人难,无发生能成。

十七

自誓阿舍黎,不吝妻子等,

自身命常依,财物趣向审。

十八

无量亿劫,如佛难遭遇,

斯时幸逢,应具大精进。

十九

护三昧耶,常供养如来,

常供于师,如供诸佛等。

二十

此无尽欲,略微悦意等,

最上诸珍,奉献无上师。

二十一

诸佛纳受,即此恒纳受,

成福资粮,转殊胜悉地。

二十二

者具悲舍,戒忍功德备,

自阿阇黎,金刚持无异。

二十三

蹈于师影,履座等乘骑,

较其过失,罪衍如塔毁。

二十四

师有教命,欢喜具慧闻,

不能事类,彼意善启呈。

二十五

地从师获,及得人天乐,

越师教命,彼一切殷勤。

二十六

师物如命,师喜者若师,

事如亲等,修行者常思。

二十七

仰倚放足,覆头前行等,

叉腰弄舞,师前皆不应。

二十八

师起应速兴,咸皆具仪行,

于恒常所作,皆善巧告成。

二十九

弃涕唾等,于座伸其足,

行诤戏语,师处皆勿为。

三十

作声弄舞,歌唱作乐等,

谈多长冗,近师处勿为。

三十一

起或坐,悉皆具恭敬,

行水险道,须禀白导行。

三十二

不于师见处,身现疲劳相,

倚靠柱壁等,屈伸诸支节。

三十三

剃按摩诸事,澡身或濯足,

先后敬礼,如性安乐多。

三十四

复于师名,设有询及者,

恭敬师故,答词应差别。

三十五

求师教示,如教作所诠,

掌勿自用,当听师所明。

三十六

笑若咳等,应以手遮口,

作若完竟,宜细语复陈。

三十七

调于调伏,如理而守护,

跪合十指,乐闻白三称。

三十八

若行诸承事,我慢心勿行,

惭畏而防护,具仪若新人。

三十九

诸威猛所作,师座前不应

余此相类,弃舍常自忖。

四十

住作曼茶,护摩说法徒,

聚同师居,实作应前呈。

四十一

衬诸所得,悉以奉其师,

返赐给者,乐别作随应。

四十二

同师作徒,师前受弟子,

事等所作,及礼拜不应。

四十三

若以呈师,师或有所受,

两手捧持,具慧谨所为。

四十四

自学修精进,不忘念转成,

法友行业非,爱语相规正。

四十五

设病命所作,既敬谨随行

纵诸遮止事,善心过不成。

四十六

根本需要,一切令师喜,

断诸不喜悦,如是务殷勤

四十七

地成由师,是持金刚说,

切悉了知,全依师悦乐。

四十八

清净心,归依于三宝,

师随契入,讽诵作供施。

四十九

深密乘,正法成器修,

正法器作成,乃施密乘教,

根本戒十四,讽诵令受行,

五十

是师及弟,无咎利乐生,

集无边善,速成佛度人。


阿旺嘉措金刚上师:

 

请大家发菩提心谛听!

今天讲《事师五十颂》,作者是马鸣菩萨,马鸣菩萨是龙树菩萨和圣天菩萨的弟子,他生在一个婆罗门家庭。刚开始他是一个外道,在外道里面学习。外道的法门、 外道的学问全部圆满了,圆满了之后跟佛教的这些大师们辩论,很多大德、很多大师父都辩输了,很多大师父都皈依了外道。辩输后没有皈依的师父,他把他们从自己的寺院或住处赶出去,做了各种各样的事情。当时,马鸣是外道里面最有学问的,他在印度北。印度北有一位大师父想,这个马鸣,印度北没人能降服他,他去那烂陀寺的话,有人能降伏他。然后对他说:你在北方这边辩论,辩输多少个僧人都不算什么,整个佛教是一匹马,北方的这些大师们,是这个马的皮毛上面的一些小小的毛而已,真正的马在那烂陀寺,你去那边,那烂陀寺的大师们辩输了,那你才是真正的胜利者,可以说辩才无碍,辩论上面无比的大德,你一定要去那烂陀寺。有人这样鼓励,他说:那好吧,我去那烂陀寺。

他要去那烂陀寺的时候,龙树菩萨对圣天菩萨讲:“马鸣道士只有你有降服他的那种愿力,辩输他的愿力,你去降服他。这个马鸣如果降服了,将来会成为非常大的一位大成就者,对佛教弘法利生有极大的帮助,佛经以前曾经授记过这个马鸣。”圣天菩萨到那烂陀的第二天,马鸣也到了,然后马鸣跟圣天菩萨辩论。马鸣输了三次,输了三次他还是不怎么认可。马鸣外道修行很高,他能亲眼看到大自在天王,外道的天人们也经常显示,那些天人也劝他:“你要服他,你已经输了,圣天菩萨不用说你,我们也辩不过他。”他还是不服。

那烂陀寺有一个很大的图书馆,就把他关在图书馆里。图书馆里面有很多书,他睡在图书馆里面,也心烦, 关了几天之后就开始翻佛经,看第一本、第二本、第三本,看了三本之后他的悟性就提高了,然后再看下去,看了几天,他也看到佛陀授记他的那一段话。然后那烂陀寺的师父说:“辩论辨输了你不服,惩罚你关在这里,你已经关了差不多一个月了,你出去吧。”他说我不出去,我就住在这里看书。他就在里面读书,最后全心全意地皈依了佛门。之后去拜圣天菩萨,皈依了圣天菩萨,后来皈依了龙树菩萨。

他觉得他造了很多的业,在外道的时候,傲慢心很重,到处去跟师父们辩论,谁输了就歧视他、诽谤他,然后就骂他、赶走他,做了很多不该做的事情,所以非常后悔,就一直忏悔,有一个忏悔文就是马鸣忏悔文,是总忏悔文,是马鸣菩萨写的。他通过总忏悔文经常忏悔,梦见佛陀:“你要消除以前造的那些业,全部要消,就给佛陀写赞颂文。”他写了一百多种佛陀赞,《百五十颂》是最有名的,之后他也写了佛陀前世的传记,佛陀前前世的传记,三大阿僧祇劫积福报的那些特殊的人生传记,这个传记就叫《三十四本生传》,非常有名。以前各寺院开祈愿法会的时候,堪布要讲这个,曾经宗喀巴大师在拉萨祈愿法会的时候,正月初一到十五讲的就是这个《三十四本生传》,之后各个寺院的正月初一到十五祈愿法会里面讲的就是这个。他的著作非常有名的有很多。

马鸣菩萨写的《事师五十颂》主要是亲近灌顶上师,亲近的方式方法。这不是一般的上师,普通的上师能够这样亲近更殊胜。灌顶的上师必须这样亲近,才能让你快速成就。无论是密宗还是显宗,道之根本就是亲近上师。亲近上师亲近的好,如理如法的亲近,功德非常之大。我们即身成佛的法里面有几个非常殊胜的:即身成佛的第一个法是道次第。下士道、中士道、上士道全部加起来,三士道的修法和亲近上师的这个法重量是一样的;然后再到密法,即身成佛密法里是二次第,密法二次第的整个修行和亲近上师重量是一样的;然后灌顶,有宝瓶灌顶、密灌顶、智慧灌顶、词语灌顶四种灌顶,四种灌顶和亲近上师重量是一样的。

所以,亲近上师非常非常重要!道之根本没错,你下面的一路都没错,整个方向都没错。假如道之根本弄错了,整个方向就弄错了。本来你要去东方,弄错了你就去了西方,越走离目的地越远。所以,道之根本亲近上师很重要很重要!

马鸣菩萨造的《事师五十颂》翻译的版本很多,我们选择了能海上师的版本。《事师五十颂》为什么叫五十颂呢?亲近上师的方式方法有五十个偈颂。

大德金刚萨埵住得成就因,

无上恩师莲下如法敬事行,

“大德金刚萨埵”就是金刚总持。我怎样才能得到金刚总持的果位?怎样才能得到金刚总持果位的这种成佛的因、成就的因?“无上恩师莲下如法敬事行。”你就对自己的根本上师、灌顶的上师顶礼,你顶礼他就是成佛的因、金刚总持果位的因。所以先要给自己的上师顶礼。

依多无垢相续彼之诸言教,

于此所说总摄恭谨具善听。

很多经文里,特别是很多密续里面“依多无垢相续”,没有一点点染垢。如果经文里面有人掺加进去某些词,或者有人把里面的某些词减掉,这个经续就是染垢的。准确无误的这个经续就叫“无垢”,密法就叫“续”。无垢的经续里面,很多密法的经文里面讲的教言,我用这个依据来讲怎样亲近上师,要好好听,用恭敬心来听。

住十方世界,彼一切如来,

于得灌顶师,三时咸敬礼。

灌顶的上师我们要不要亲近他,要不要如法如理的亲近?肯定要如法如理的亲近!因为灌顶的上师,十方三世一切如来都三时顶礼,那我们弟子就不用说。这是哪里讲的呢?密续里这样说的。如来为什么顶礼这个金刚上师呢?通过金刚上师的灌顶,很多众生能快速成就、快速成佛。如来一直希望度一切众生早日成就、成佛,但诸佛如来三十二相、八十随好庄严相来度,我们没有这个缘分,没有这个福报,看不到、听不到他的声音,他要做的事情金刚上师做了。诸佛如来也感恩这个上师,所以就顶礼他。诸佛如来都顶礼的上师,我们弟子就不用说了。

应三时信诚,合掌以曼茶,

花等供事师,接足头顶礼。

灌过灌顶的上师,每天要用虔诚心、恭敬心给上师顶礼,每天要“三时”三顶礼,早上三顶礼,中午三顶礼,晚上三顶礼。不仅仅三顶礼,还要三次献供养,三次献曼札。这些六座瑜伽里面都有,六座瑜伽里面顶礼上师的词念三遍供养上师,你六座做了等于这些都做了。三顶礼不一定在上师面前顶礼,观想上师相,上师跟金刚总持无二无别的相或者上师和其他的佛菩萨无二无别的相。然后再三顶礼,心里就供养,供养花、供养灯、供养音乐等等都可以的。然后供曼札,这里说的“曼茶”就是曼札,曼札一定要供养,曼札在密法里面也是供上师的特殊供养。灌灌顶的金刚上师,连诸佛如来都要顶礼,我们弟子一定要顶礼、供养、皈依。

师居家戒晚,避世诸疑谤,

设经像于前,心理执金刚。

“居家”就是在家师父。灌过灌顶的上师里面在家上师也有,比如说玛尔巴上师、米拉热巴尊者、仲敦巴大师都是在家金刚上师。假如你的上师是一个在家上师,你是一个比丘,一个比丘顶礼一个在家人,人家看是不行的,其他人看到会有诽谤,会有批评的。这种情况下,你的在家上师坐在上面,你在在家上师前面放一个法本、或者放一尊佛像,人家看你在拜这个佛像,其实你心里拜你的上师。“戒晚”是什么呢?你是一个比丘,你的上师是一个沙弥,虽然出家,他还没受比丘戒,或者是他比你晚受比丘戒,你早受了比丘戒。假如这样,你顶礼的话,出家戒在小乘戒里面,早受戒的人拜晚受戒的人,是严重的违法,那是不行的。不用说一个比丘顶礼一个在家人,晚受戒都不能顶礼,小乘里面别解脱戒非常严格,佛经讲的是这个。但到了密宗,这点比较特殊,这种情况下,你不能让人家诽谤你和你的师父,为避免这个诽谤,你就在师父前面放一尊佛像,然后再顶礼。

要知道,学佛的各种各样的方式方法,不要让其他人诽谤正法,如果你的行为让人诽谤正法,那你要改一下。比如说你在家里弄一个佛堂,如果家人诽谤的话,那就不用弄,你的佛藏在心里面就可以了。诽谤了,业障很重,要避免这个。所以亲近上师的时候都要避免这个。

“心理执金刚。”心里就执念金刚上师,在家的金刚上师,或者是受晚戒的金刚上师。

若坐当起迎,敬承事所作,

于师凡所为,除礼拜非能。

假如你是一个比丘,你的在家上师来了,你起来给他铺垫子,这个没问题,人家看到也没问题,别解脱戒的戒律里面也不会犯戒。你起来迎接他是可以的,你给他供养也是可以的。

“除礼拜非能。”除了顶礼,其他恭敬的方法都可以做。做礼拜的时候,要在他前面放一尊佛像等等,避免诽谤的方式方法做一下,就是这个意思。

师及弟子等,先应同行处,

彼此互观察,否皆越法罪。

灌顶的上师对弟子要考察,皈依后马上灌顶是不行的。皈依之后让他两、三年,或者五、六年先修显宗的法门,串习三士道,基础打好,觉得他有基础了,可以给他灌顶,师父要观察他。

弟子也要观察师父,作为一个金刚上师,是否具备条件要观察。

师父马上灌顶是不行的,让他先修显宗法门,然后再灌顶。马上灌顶会出问题,弟子基础不牢固,可能会诽谤上师,对这个弟子来说,这个业障是所有业障里面最大的,危害性最大。假如真的诽谤了金刚上师,没有忏悔的情况下,必堕无间地狱。所以师父跟弟子的这个缘分各方面都要观察一下。

弟子以慧择,忿恚不具悲,

贪傲无防护,谄曲等非有。

如果是聪明的弟子,有智慧的弟子,师父一定要有选择性,一定不能乱拜。

不能拜的师父:忿恚”,嗔恨心重的师父不能拜,嗔恨心很重,脾气很坏的师父你拜了,就麻烦了;“不具悲”,不具备慈悲心的师父不能拜;“贪”,贪心很重的不能拜,贪心很重,他整天都说,给我供养这个,供养那个,麻烦太多了;“傲”,傲慢心很重,也不能拜;“无防护”,不管戒律,对戒律的防护不强,戒律不清净不能拜;“谄曲”是什么呢?经常宣扬自己。自己没有这个功德就假冒,不精通法门、密法,说精通。修三士道修得不好,说修得很好,得到了菩提心,得到了空正见等等,这个是谄曲,宣扬自己。这种师父你不能拜。

住调伏具慧,忍直不掉诳,

悉传咒加行,悲心善论议。

你要拜这样的师父:“住”是身、口、意里面的身。身体上面,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能做到这个,这样的一个行,各方面都是比较稳定的。“调伏”,能调伏自己的身口意。“具慧”,有智慧,智慧圆满的师父。“忍”,忍辱心很强的师父。“直”,正直,人是直直的,错了就是错了,没错就是没错。作为一个真正的上师,不可以狡猾,要直。“不掉诳”,不掉举,不狂妄。悉传咒加行”,密法里面有很多咒语,用内外的咒轮来做一些护身的东西。外咒,写外咒轮做护身符;内部的,心里观想咒轮,然后护身口意的那种,这些都懂得。还有一些药物,通过有些法药能健康、能长寿,等等的事。很多寺院里面去,有各种的甘露丸,就是这个。“悲心”,有慈悲心。作为一个师父,一定需要慈悲心。“善论议”,精通正法,精通三藏。

你要拜这样的师父。不能拜嗔恨心很重,不具备慈悲心,贪心很重的那种师父。

全知十真如,善巧曼茶业,

解秘密加行,诸根皆调静。

上师分两种,大乘显宗的上师,大乘密宗的金刚上师。大乘显宗的上师要具备十个条件,在《法海宝藏》里面说了很多。大乘密法的上师,要具备二十个条件,内十个条件,外十个条件,《法海宝藏(三)》也有详细地讲。十真如”就是内十个条件,外十个条件。

不仅仅这样,还要善巧曼茶业”这里说的“曼茶”是坛城。能制作坛城,能画坛城,沙坛城、立体坛城都能做,坛城的方式方法全部懂,会修坛城的法。“善巧曼茶业”就是制作曼茶的各种各样方法,明白、懂得、精通这个,曼茶的事业都明白。通过曼茶来灌顶,通过曼茶来修法,有很多。曼茶是梵文,也叫“曼陀罗”。

解秘密加行”能解释密法,秘密就是密法,密法里面最机密的都能搞明白。金刚上师的条件很多,最重要的一个条件就是密法的机密全部精通。

诸根皆调静”诸根就是五根,眼、耳、鼻、舌、身。五根能调,能静下来。眼睛看到好看的东西,不贪;耳朵听到好的声音,也不贪。但欢喜和贪又不一样,我们听讲法的声音,都有一个欢喜心,这个不是贪。五根调静,上师要做这样的。

总的来说,密法灌顶的上师,他自己曾经得过很多的灌顶,要灌什么顶,这个师父首先要自己得到这个灌顶。得到了灌顶之后,要闭关。闭关圆满之后,要做火供。闭关也闭了,火供也做好了,然后这个师父其他的条件都具备,串习三士道比较圆满,特别是出离心、菩提心有一定的境界,他自己的戒律也各方面清净,可以灌顶。否则不能灌顶,灌了顶对弟子也没好处,这个师父会堕恶道,师父跑不掉,弟子也没有好处。

如果师父条件具备,他的境界步步高升不用说,连诸佛如来都供养他,都顶礼他。灌顶对这个师父来说也是功德非常非常之大,对弟子来说也是功德很圆满的一个事情,即身成佛就开始了,能快速成就、成佛。

假如没有这个灌顶,灌了假灌顶,弟子、师父两个都堕恶道。师父有这个灌顶,但是他不具备条件,他灌了,他会堕恶道,但弟子不会堕恶道。师父连这个灌顶他自己都没有得过,然后再假灌顶,那就太麻烦了,师徒都要堕恶道。

灌顶很严格。第一、皈依,第二、灌顶,都很严格。其他传法,有些师父讲,你去听听,都没问题,你听了他的法,不把他当作佛菩萨也没关系。你皈依的灌灌顶的师父,一定要把他当作佛,当作菩萨都不行。视师如佛,视师如菩萨不行。讲显宗法门的师父,当作菩萨是可以的。只给你传五戒,传一些戒律的师父,你把他当作一个罗汉也是可以的,不当作佛菩萨也没关系。

于是依怙尊,弟子若轻毁,

如轻毁诸佛,长得受重苦。

条件具备的上师,诽谤了他就等于诽谤了诸佛如来,轻毁了诸佛如来一样的罪过,不是诽谤一尊佛,和诽谤诸佛如来的罪过是一样的。

善知识要亲近,恶知识要远离。自己不小心拜错了一个骗子,你远离就是了,远离了没罪过,反而有功德。如果你拜的是一个真正的上师,你远离他,有罪过。你拜的师父,他对他自己的上师们有没有信心?有没有极大的信仰?如果没有极大的信仰,这个也说明有问题。他戒律是否清净,他戒律上面重不重视?不重视,有问题。

“长得受重苦。”就是很长时间,永恒受苦,诽谤上师就会这样的。假如诽谤了上师,上师在,你在他面前忏悔,一下子消除了,就没有问题。他不在,就麻烦了,你念百字明咒几千万遍也不一定能消除这个业障。

十一

由谤阿舍黎,热病诸传染,

灾星疽毒等,命终大黑暗。

阿阇黎就是金刚上师。诽谤阿阇黎,今生今世会得到很多的病痛。

“热病”,发热的很多的病痛会得,心脏病会得,各种的病痛会得。“诸传染”,各种的传染病会传染你。

“灾星”就是魔道众生,让你倒霉的运气引过来的那种人。“疽”就是瘟疫。“毒”,比如农药,各种有毒的东西会伤害你。

“命终大黑暗。”就是通过各种的病痛、各种的毒、各种的灾星,魔道众生,让你的寿命结束,你会死掉,“命终”就是死亡。死了之后“大黑暗”,结果就是堕恶道。这种人本身也不聪明,拜师的时候拜错了,没选好师父,就会这样。

十二

死王火毒蛇,水飞行盗等,

夜叉倒引类,于地狱受生。

严重诽谤上师的人,经常会遇到死亡魔,会遇到火灾,会遇到各种有毒的东西,或者毒蛇等禽兽会害你。

“水”是什么呢?水里面的妖龙、鲨鱼等不好的东西会伤害你,会终结你的寿命。“飞行”是空中飞的世间的鬼道众生,空中飞的世间的空行、空行母等等会伤害你。“盗”,会遇到强盗,等等。

“夜叉”是一种晚上行的鬼道众生,会遇到夜叉众生。“倒引类”是什么呢?把你往反方向、运气不好的方面带的那些倒霉鬼,会遇到这个。

“于地狱受生。”遇到这些众生,死了之后下地狱。

十三

以此任如何,勿使师生恼,

愚昧行相违,报生大地狱。

你有意的用各种方式,让你自己的金刚上师,让他烦恼,让他生气,让他心烦意乱,这个罪过也很大,也是下地狱的。那无意,没有问题,有意这样做罪过很大。

十四

无间苦相应,何故住狱中,

由作谤师等,师宏宣正法。

诽谤上师的人会堕无间地狱,很多经文里面说,诽谤上师的这些众生会堕地狱,这是谁讲的呢?佛讲的。“宏宣正法”就是这个意思。

十五

于一切殷勤,金刚大智慧,

至善无谄曲,任何勿谤非。

诽谤上师有这么多的罪过,所以我们用各种努力、各种方式方法,不起诽谤上师的心念。对上师诽谤的那一种心念一旦有苗头,把它摘掉,把它拔掉。对上师不敬的心,对上师不信的那一种心念一旦生起,马上断掉。

金刚上师是“至善”,就是各种善念全部集中的师父。他也不会“谄曲”,“无谄曲”的上师,你任何时候都不能诽谤他。

十六

于师具恭敬,随行喜舍等,

病等非人难,无发生能成。

你经常信仰上师,恭敬上师,亲近上师。这样的话,各种病痛,非人的各种障碍都不会发生。有的话,也会消除。

十七

自誓阿舍黎,不吝妻子等,

自身命常依,财物趣向审。

灌顶的金刚阿阇黎,自己的身口意,自己的一切都要供养。比如,妻、子、身、口、意等一切都要供养给上师。对上师来说,不贪这个东西。对弟子来说,一定需要一个供养的心,这两个有区别。金刚阿阇黎,你的一切,连你的“身命”,舍身都要亲近他,其它的身外之物不用说。

以前玛尔巴上师去印度那若巴上师面前求法。第一次求,得到了很多的法门。再求一些比较机密的法门时,那若巴上师说:“这个需要很多的供养,没有供养不可以。”然后,他回到藏地,到处化缘金银珠宝,拿很多的金银珠宝去求法,献曼札。

传了法,那若巴上师说:“你的供养全部归你。你带回去,我不用。”玛尔巴上师说:“您一定要接纳我的供养,这都是我在藏地辛辛苦苦带来的。”那若巴上师说:“你不要,我就把这个供养给三千大界一切土地神。”一把金子从山沟里面撒下去了。玛尔巴上师心疼了,“哎呀,我辛辛苦苦找来的,师父您就这样撒下去了……”

师父不能有贪财的心,弟子需要贪福报,这两个不一样。

曾经很多人去供养博多瓦大师,供养了很多的宝贝。博多瓦大师住在山洞,山洞里面住了一两个月就要换。为什么换呢?人太多了,很多人知道了,修行有点障碍,就把地方换了。地方一旦换了,那些宝贝就留在山洞里面。很多穷人都去,“听说博多瓦上师又搬走了,我们去他的那个山洞里面捡宝贝。”真的有很多的宝贝留在那边。有人问:“那这个师父,人家供养了那么多的宝贝,师父没用,他有没有福报?”供养者一样有福报。但这个师父不能贪,这个师父贪了,就不行。最殊胜的师父就是这样的。

我们普通的师父,最起码也要把弟子们供养的这些宝贝,装藏在佛像里或者供养出去,或者做弘法利生的事业。我也几年,两三年累积的这些宝贝全部供养,装藏在佛像里面,扔是不会扔的。财富能放弃的这种境界很高,没到那个境界,要供养在佛像里面,那也是大家的福报。真正的金刚上师境界很高,所以你供养一切,就很容易成就。

十八

由无量亿劫,如佛难遭遇,

于斯时幸逢,应具大精进。

我们无量劫,万亿个劫,都很难遇到金刚上师,遇到了要珍惜。遇到一个金刚上师,又是一个巧合,又是一个偶遇,遇到了金刚上师要珍惜,要好好亲近上师。如法如理地亲近上师,今生今世能得到佛的果位。

十九

常护三昧耶,常供养如来,

亦常供于师,如供诸佛等。

好弟子要“常护三昧耶。”“三昧耶”就是自己身口意的戒律经常要保护,清净身口意的戒律。

经常供养诸佛如来,经常供养自己的上师,上师就是诸佛如来,供养上师就有供养诸佛如来的功德。

二十

以此无尽欲,略微悦意等,

或最上诸珍,奉献无上师。

追求成就,追求菩萨位,追求佛的果位,这样的一个人,一定要好好供养上师。供养上师,你的最珍贵的东西要供养。虽然这个东西不珍贵,上师喜欢,也是最珍贵的。师父喜欢的东西,是最珍贵的东西,不一定这个物质本身珍贵,这样的东西你就供养。

二十一

如诸佛纳受,即此恒纳受,

所成福资粮,转殊胜悉地。

供养上师,就是长期供养诸佛如来的功德,供养上师的功德是恒供养诸佛如来的功德。这个福报资粮很大,福报资粮的力量,你能得到“殊胜悉地”,就是成就、成佛。

上面大部分都是讲供养,供养上师就是供养诸佛如来。供养的时候,自己的身口意等一切,要供养上师,自己最珍贵的东西供养上师,上师最喜欢的东西供养上师,等等。

二十二

学者具悲舍,戒忍功德备,

观自阿阇黎,金刚持无异。

“学者具悲舍。”“悲”是有悲心,“舍”是有布施心。一个好弟子,要有悲心,有舍心,有布施心。

“戒忍功德备。”要戒律清净,能忍辱。

“金刚持无异。”看待自己的上师就是金刚总持无二无别地观想,树立无二无别的信念。

二十三

勿蹈于师影,履座等乘骑,

若较其过失,罪衍如塔毁。

看待上师就是视师如佛,视师如金刚总持。打骂上师不用说,连上师的影子都不能踏,“勿蹈于师影。”踩踏上师的影子,罪过很重,毁塔的罪过。

“履座”,师父坐的法座上面,你不能坐,也是毁塔的罪过。假如师父允许,没有问题。师父允许你坐在这里,你坐了也没关系,师父的垫子上面,师父的床上面都可以;若师父没有允许的情况下,你坐了,就有毁塔的罪过,罪过很重。“乘骑”是什么呢?师父要骑的马或车子里师父的座位,师父允许,你可以坐;没有允许的情况下,不能坐。

“若较其过失,罪衍如塔毁。”这个罪过和毁塔的罪过一样的。

《事师五十颂》是马鸣菩萨写的亲近上师的法门。亲近上师的方式方法很多,总的来说,第一,你要视师如佛。你看待给你灌顶的上师跟金刚总持无二无别,你需要这个信念。你看待金刚上师有金刚总持的信念,能得到金刚总持的加持力,金刚总持的各种成就。你看待上师是诸佛如来,能得到诸佛如来的加持力。视师如佛很重要!

第二,不能诽谤自己的金刚上师。诽谤上师等于诽谤诸佛如来。佛像上面不能跨,跨佛像有很大罪过,连跨上师的影子都有很大罪过。

供养上师就是供养诸佛如来。以前马鸣菩萨皈依了佛门,得到了灌顶之后,把灌顶的圣天菩萨和龙树菩萨从那一天开始当做金刚总持,金刚总持的信念一刹那都没退缩过,他自己的身口意等一切供养上师。当时那烂陀寺有很多的班智达,有很多的师父,众班智达里面,摄受力最厉害的就是马鸣菩萨。

古印度的时候,出家人第一过午不食,第二剩饭不食。出家人每天早餐、午餐。早餐的时候,去三个家里化缘,化缘的饭菜,人家供什么吃什么。中午的时候也去三个家里,不超过三个家,也是供什么吃什么。剩下的饭要给穷人,给其它的动物,不会剩饭。以前印度有这个条件,有这个习俗,所以能做到这样。

马鸣菩萨每天去化缘也不超过三个家,马鸣菩萨说:“给我一点吃的东西。”人家做饭,他就在门口等,做出来的饭五百个僧人可以吃。每天早上是五百个僧人的量,中午也是五百个僧人的量。然后他带过来,有些僧人老了,有些生病的、老弱残疾的,没办法去化缘的僧人,供养他们。他一个人能养活五百个僧人,不是一般的福报,福报非常之大。亲近上师,他真正内心把身口意等一切供养了上师,所以他的福报非常之大。你叫人家供养,说:“一顿饭给我做五百个人的量。”谁能做出来?但马鸣菩萨去谁家,谁家都能做出五百个人的饭,非常不可思议!他经常讲课的时候,有三万个僧众在听课,就是这么殊胜。

马鸣菩萨《事师五十颂》里面也讲,自己的身口意等一切要供养上师,才能得到大福报。第一,佛经密续里面讲了这个;第二,他自己的经验也感受到了。

接下来讲得比较简单一点,怎样尊敬上师。你拜了金刚上师之后千万不能退心,千万不能诽谤,这个很重要。上师打你,当做加持;骂你,当做加持;看待你的眼神不好,当做加持;所有的东西都当做加持,能得到加持,很重要!你这样做,佛菩萨就会化现无量个上师来帮助你。

二十四

若师有教命,欢喜具慧闻,

若不能事类,彼意善启呈。

假如师父叫你做事情,师父有命令,有教诲,叫你念多少个经,或者看什么书,或者做什么事,师父对你有这些教命。你要用欢喜心来听,用聪明智慧来听。听了之后,你能做到的,全部要做。假如有些你做不到,你跟师父说一下:“师父,这个我做不到,我没有能力、我没有时间”等等。假如师父说:“你这一生念五遍《大藏经》。”你觉得不行,就说:“师父我真的做不到,我念一遍。”师父叫你去什么地方干活,你能干的,你说:“我去干。”你不能干的,你没办法的,你给师父说一下理由就没有问题。

有些师父说的不如法,你可以说:“这个不如法,佛陀的教义跟这个有矛盾,师父我们不能干这个事情。”比如师父说:“你去宰那个羊。”你说:“师父我们不能杀生,杀生是破戒。”你可以这样推辞。不如法的话师父说了,你要跟他说,然后可以不做。

第一,自己没有能力;第二,自己没有时间;第三,这种事情可能不如法。假如有这三种情况,你可以推辞,这里讲的“彼意善启呈”就是这个意思。

二十五

悉地从师获,及得人天乐,

不越师教命,彼一切殷勤。

“悉地”就是成就的意思,世间的成就、出世间的成就。世间的成就有八大成就,世间法上的成就、世间事业上的成就等等,有很多的成就。出世间的成就是证悟空性,能得到胜义谛菩提心,能登菩萨位。不管哪一种成就,根源就是上师,拜师,从师父那边能获得这些东西。

“及得人天乐。”人间的色、声、香、味、触、法,天界的色、声、香、味、触、法。人间、天界的色就是好看的东西,声就是好听的东西,这些东西都是乐,给你能带来乐的东西,是佛菩萨的加持,特别是上师的加持,你要这样想。

“彼一切殷勤”是什么呢?我们不能跨越上师的使命、教诲,尽心尽力地要做到师父的教诲,依教奉行。

二十六

护师物如命,师喜者若师,

执事如亲等,修行者常思。

“护师物如命。”师父的东西,你供养师父的东西,其他人供养的东西,比如师父的房子,属于师父的东西就象自己的命一样保护它。

“师喜者若师。”师父非常欢喜、喜欢的侍者,师父身边的,师父很喜欢的那些人,你也要象看待师父一样看待他们,要尊敬他们,要爱护他们。

“执事如亲等。”师父的眷属、师父下面的这些人,就要当做自己的亲人一样。

“修行者常思。”我们真正修行者有这一种信念,这一种思想很重要。你有这一种思想的时候,很多的福报它就会自然来。

二十七

坐仰倚放足,覆头前行等,

手叉腰弄舞,师前皆不应。

“坐仰倚放足。”有些行为上面的东西,比如说师父坐的时候,你要给师父铺垫子等等,该做的事情要做。师父要行的时候,你假如需要前面行,可以走前面,不需要的时候不能走,距离差不多一米。同行的时候,你要跟着师父,差不多一米的距离,最起码有半米的距离。你不能前面走,需要的时候可以走。

“覆头”,戴帽子,头包着。以前在古印度的时候,用毛巾包着头就叫“覆头”。我们听课的时候也好,通常在师父面前不能戴帽子,师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戴。跟师父一起走的时候,不能在前面走。师父允许,你可以前面走,不允许的时候,你就后面走。这些我们世间的道德,世间的有些行为也是这样的。

“手叉腰弄舞。”师父面前手叉着,手捏来捏去,这是不敬的一个行为。在师父面前“腰弄舞”,腰摇来摇去也不可以。

“师前皆不应。”这些都是在师父前面不可以做的,自己的行为上面要纠正。比如师父讲课的时候,你念经都不可以念,你要好好静下来听,也不能戴很多的东西,不能跟旁边的人说话,等等。

二十八

师起应速兴,咸皆具仪行,

于恒常所作,皆善巧告成。

“师起应速兴,咸皆具仪行。”师父起来的时候,你也马上要起来,师父起来的时候,你还在那边坐着是不敬,不可以,马上要起来。然后师父起来的时候,你睡着也不行,这些行为要改。

“于恒常所作,皆善巧告成。”很多东西要自己看,好好看,慢慢就明白,不如法的、不如理的行为一定要改掉。

二十九

若弃涕唾等,于座伸其足,

绕行诤戏语,师处皆勿为。

“若弃涕唾等。”师父面前甩鼻涕,吐口水,睡觉,这些都不行。在师父面前大声说话,口很近的时候,口气能吹到师父脸这么近的时候,要用手来盖着自己的口,然后再讲话,这是一个规矩。若有距离的时候,大声说话没关系,但你的口气不能吹到师父。你要吐痰,或者是咳嗽的时候,马上要用手来挡住口,这个咳嗽的气不能喷到师父那边去。

“于座伸其足。”你坐下来的时候,把脚伸到师父前面,这个行为不行。

“绕行诤戏语。”师父在这边讲课,师父坐在这边,你在师父面前绕来绕去、走来走去,不行,这个行为不敬。然后“诤戏语”,吵架,聊无聊的事情,这些不行。

“师处皆勿为。”在师父面前,这些不如法、不如理的行为要改掉。

三十

指作声弄舞,歌唱作乐等,

言谈多长冗,近师处勿为。

“指作声弄舞,歌唱作乐等。”在师父面前唱歌、跳舞,师父允许是可以的,通常是不可以的,师父欢喜这个可以。出家人自己不能唱歌跳舞,在家人没戒律的可以唱歌跳舞。师父自己不能唱歌跳舞,但听人家唱歌,看跳舞,没有问题。但这种,师父欢喜的情况下才允许,不欢喜不可以做。

“言谈多长冗,近师处勿为。”经常在师父面前说很多的话,乱七八糟的很多的话不能说,在师父面前说话要有选择性。比如说,修行上的问题可以问,法上的问题可以问,你自己真的解决不了的一些事情可以问。除了这些,乱七八糟的说话,不能有这个行为。

三十一

身若起或坐,悉皆具恭敬,

夜行水险道,须禀白导行。

“身若起或坐,悉皆具恭敬。”师父面前坐,也要恭恭敬敬地坐,起来也要恭恭敬敬地起来。在一个小房间,你要出去的时候,不能靠背走,你要退着走。大房子里面,你可以靠背走。坐也要恭恭敬敬,起身也要恭恭敬敬。

“夜行水险道。”跟师父一起晚上走,可能晚上前面有一些危险,你跟师父说:“师父,我先前面走好不好?”师父说:“好,你前面走。”你就前面走。师父说:“你不要前面走。”你也不能走。“水险道”,水边走,水里面走,这种情况下,师父允许,你可以前面行。

“须禀白导行。”师父允许的情况下面,可以做。

亲近上师的行为上主要有两个东西:信念不能退,不能诽谤。除了这两个,师父允许的情况下面,全部都可以做。师父允许的情况下,你跨师父的影子没有问题;没有允许的情况下,跨师父的影子,毁塔的罪过。师父允许的情况下,你坐在师父的坐垫上,你睡在师父的床上,都没有问题。两个东西,师父也不会允许,允许也没用,就是不能退心,不能诽谤。

三十二

不于师见处,身现疲劳相,

倚靠柱壁等,屈伸诸支节。

“不于师见处,身现疲劳相,倚靠柱壁等。”在师父面前,好像是非常疲劳的那种感觉,没有一点点的精神,听课的时候背靠着柱子、墙壁,都不可以。

以前拉科仁波切和贡唐罗札仓上师,他们两个是一个师父的弟子。他们两个一起听《大藏经》口传的时候,贡唐罗札仓上师年龄比较大,拉科仁波切年龄比较小,经常贡唐罗札仓上师叫拉科仁波切:“你坐在我后面,我可能有时候不注意,偶尔会后面靠一靠,可能我听课的精神放松,太疲劳的感觉会出来,那时候你把我掐一下,帮我一下。”人家亲近上师是这样的。

以前我们在雍增法王那边听课的时候,丹科上师,他带的有一位活佛,那位活佛坐在前面,活佛一瞌睡,他就在后面掐他。你听课的时候不能睡觉,不能打瞌睡,不能有疲劳的感觉,要打起精神来听。

“屈伸诸支节。”就是双手屈伸指节作响,不能在师父面前做这些。

三十三

剃按摩诸事,澡身或濯足,

应先后敬礼,如性安乐多。

“剃按摩诸事。”给师父剃头,给师父按摩。“澡身”,给师父洗澡、搓背。“濯足”,给师父洗脚。

“应先后敬礼。”要给师父洗澡也好,按摩也好,剃头发也好,先三顶礼,然后再剃头发,剃头发剃好了,再三顶礼。按摩也是先三顶礼,按摩完了,再三顶礼。这是行为上面的礼节,这样做“如性安乐多”。

三十四

又复于师名,设有询及者,

以恭敬师故,答词应差别。

提师父名字的时候,不能乱提。人家问:“你的师父叫什么?”你要在师父的名字前后加一个尊敬的词,答:“我的师父叫阿旺嘉措金刚上师。”金刚上师是一个尊敬的词,恩师就是尊敬的词。我们经常说的“上师佛”等等,加那么一些词,通常加“上师”就可以了,这样提名字。仅仅提一个名字是不可以的,你的师父比如叫央智,你只叫“央智”那是不可以的,“央智上师”、“央智师父”就可以。

“你的师父是谁?”“是央智”那是不敬。你叫师父名字的时候,前面或者是后面要有一个敬词。

三十五

若求师教示,如教作所诠,

合掌勿自用,当听师所明。

你向师父求法的时候,说:“师父请转法轮”加一个“请”字。 “师父你要说法”不可以的。求讲法,“请师父讲法”“请师父转法轮”需要一个敬词。

师父叫你做一些事情,你也要说:“我谨遵师父的命令,我会努力做。”要有这些敬词。

师父给你说话或者你求法的时候,一定要合掌,这是一个缘起。

三十六

若笑若咳等,应以手遮口,

命作若完竟,宜细语复陈。

在师父面前,笑的时候,咳嗽时,吐痰时,要用手来遮口,口气不能吹到师父那边去,有点距离没有问题。

若师父叫你做一些事情,你做完了,一定来给师父汇报:“师父,我做完了,我做的这个事情圆满了。”一定要汇报。

三十七

被调于调伏,如理而守护,

长跪合十指,乐闻白三称。

你在师父面前,坐的时候要规规矩矩地坐,不能脚前面伸着坐,不能没有规矩的那种姿态来坐,要规规矩矩地坐。穿衣服也要规规矩矩地穿,我们出家人有出家的衣服,见不同的师父的时候,有不同的规矩。在家人来拜上师,这时候的衣服一定要规矩一点,干净一点,这样就可以了。

你要求法,也要向师父求三次。求三次,师父才能传法,这是规矩。

三十八

若行诸承事,我慢心勿行,

惭畏而防护,具仪若新人。

“若行诸承事,我慢心勿行。”供养上师的时候,听法的时候,都不能有傲慢心。供养上师供养得很多,起了傲慢心,这个功德不大;听法听得比较深入,然后学得很多,有傲慢心,不起大作用。一定要降下自己的傲慢心,然后再听法、供养等等。

“惭畏而防护,具仪若新人。”自己的戒律防护,在师父面前需要一个敬畏感,“我这个做得不好,那个也不好……”有惭愧心,有敬畏心,这个很重要!没有一点点敬畏心,师父对你的摄受力就很难到位。你有敬畏心,师父的摄受力能到位。敬畏心是怎样的呢?这里说“新人”,藏文是“新娘”,第一天来的新娘有敬畏心,她很害怕男方家的父母会对她怎么样,各方面她会很注意的,就像这样的一个新人一样要注意。

三十九

诸威猛所作,师座前不应,

别余此相类,弃舍常自忖。

在师父面前,不能做比较威猛的各种动作。自己也要经常想一想,师父面前哪些行为不能做,很多都会明白的。比如说带刀、带长刀、带各种兵器,这些比较威猛的行为、动作,全部要改掉,这种偏的东西全部要放弃。

四十

圣住作曼茶,护摩说法徒,

城聚同师居,实作应前呈。

“圣住”就是开光,佛菩萨入住就叫“圣住”。“作曼茶”是什么呢?修坛城,做坛城。“护摩”是火供。“说法徒”,收你要讲经说法的徒弟。开光,作曼茶,做火供,收弟子,做这四件事情。

 “城聚同师居,实作应前呈。”你的师父和你在同一个城市,比如说两个都在陀乐寺,有人要开光,我不能去。如果我要去,要给师父说一下,师父允许的情况下才可以。收弟子也是师父允许的情况下才可以,做火供要师父允许,做坛城要师父允许。不允许,一切都不准。

以前洛桑多杰上师在的时候,他东北那一带去的比较多,东北那一带他的弟子很多,我也从来不去那一带,因为那一带是师父的弟子,我不能去收师父的弟子。但师父圆寂或者是师父托付了,可以收师父的弟子,这些都有非常严格的。

一个城市,比如我在广州,我师父也在广州,那么在广州,我不允许收弟子,师父允许我,我可以收。在陀乐寺,师父的弟子,比如说中扎西他们,师父允许他收弟子,他可以收;没有经过师父的允许,收弟子是破戒。

四十一

施衬诸所得,悉以奉其师,

若返赐给者,乐别作随应。

师父允许你收弟子,你的弟子供养给你的,你要把这个供养,带回来供养你自己的师父,师父再赐给你,你可以随便用。

你在这个城市里面,在这个寺院或者这个村,你跟你师父在一起,你师父说:“今天这里有一个佛堂要开光,我没时间,你去开光。”你去开光了之后,开光的供养带过来供养上师。通常这个师父是不会拿的,可能你供养一百块里面,拿一块钱、两块钱、五块钱,就这样返回给你的。返回给你了,你才用。这都是亲近上师的一个戒律、规矩。

一般没到很高层次,他没有多少规矩,佛教都是自在、随缘、快乐修行。但你到了一定的层次,有规矩。到一定的层次的时候,你也能受得起这个规矩。没有一定的层次的时候,没有这些规矩。你没有灌顶之前,也没有这些,灌了顶之后才有这些,要明白这个。

四十二

以同师作徒,师前受弟子,

承事等所作,及礼拜不应。

师父的弟子,不能收徒弟。你把自己师父的弟子收为徒弟,师父允许的话没有问题。没有经过师父的允许,你收了这个弟子就是破了戒。不是这个弟子,是那个师父破了戒。

师父有师父的徒弟,你有你的徒弟。假如师父跟你一起的时候,你的徒弟在师父面前顶礼你,这是不可以的。你叫你的弟子先顶礼师父,然后再顶礼自己是可以的。

四十三

若以物呈师,师或有所受,

应两手捧持,具慧谨所为。

师父给你赐东西,你要用两手来接;你供养什么东西给上师,要两手供养。

四十四

自学修精进,不忘念转成,

法友行业非,爱语相规正。

你经常跟你的师兄在一起,师兄的行为上有一些违规的东西,你要提醒他:“师兄,不能这样做,不能那样做,你应该要这样做,应该要那样做。”就这样提醒他。你要用非常好的发心来提醒,不能心存嗔恨心,或者用批评的那种心理、心态来提醒,要用善念来提醒他。师兄有不如法的地方,你要提醒他改过来。

四十五

设病命所作,既敬谨随行,

纵诸遮止事,善心过不成。

假如你生病了,师父交代的事情你没有做成,也没有问题。你生病了,师父来看你,你没办法起来,你不起来没关系。你生病的情况下,一切都允许。生病的情况下,你有些咒语断了,也没有问题。师父交代的事情,你没办法做,不做没有问题,这个不会变成业障。

四十六

总根本需要,一切令师喜,

断诸不喜悦,如是务殷勤。

亲近上师说了很多很多,但总的来说师父欢喜的事情做,不欢喜的事情不做,这就是亲近上师。

四十七

悉地成由师,是持金刚说,

一切悉了知,全依师悦乐。

世间与出世间的一切成就,一切“悉地”从哪里来呢?亲近上师开始。从师父那边,亲近上师的功德里面得来的。谁这样说呢?金刚总持这样说。全心全意为了欢喜上师,做一切事情。这里说的上师是条件具备的上师,真正的善知识。真正的善知识,他教的只有修行与学法、闻思修,没有其它的。条件不具备的一个师父,你要全心全意让他欢喜,那就完蛋了。他欢喜贪财,他欢喜的乱七八糟的东西会出来。

这里说的这个师父,他本身是德行具备的上师,所以他的行为里面,你只管他欢喜的事情做,一定让你成就。因为他德行具备,他教你的一定是闻思修、辩讲著,超不过这个东西。德行不具备一定会超过这个范围。

四十八

弟子清净心,归依于三宝,

事师随契入,讽诵作供施。

马鸣菩萨说他写的这个《事师五十颂》,用清净心皈依三宝,然后经常供养上师,亲近上师的这种弟子,布施给他这个《事师五十颂》。

“讽诵作供施。”这个法本可以供养给他,可以布施给他。“供施”就是这个意思。

四十九

宏愿深密乘,正法成器修,

正法器作成,乃施密乘教,

根本戒十四,讽诵令受行。

先亲近上师,之后才能深入密法的这些秘密,变成接密法的“器”。密法,有一个说法就叫雪山狮子奶。狮子奶,一般的器会漏出去。铜杯里面放,它会漏出去;银杯里面放,它也会漏出去。一定需要金杯。雪山狮子奶一样的密法,你要接这个“奶”,一定需要金盘来接。那你的根器,你的法器,你的“器”就是金盘。怎样变成金盘?按照《事师五十颂》亲近上师,你就是一个“金盘”,你可以接这个“雪山狮子奶”。这个“奶”接了之后,你要清净密乘十四个根本戒,这个很重要。然后,你再修密法二次第,很快就成就。他说他的这个《事师五十颂》,有决心成就的人,他要给这个。

五十

如是师及弟,无咎利乐生,

积集无边善,速成佛度人。

 亲近上师的方式方法,亲近上师的功德,我要回向给大家,快速成佛,度众生。《事师五十颂》圆满了!

《事师五十颂》最后的总结很重要:师父欢喜的事情,你就做。师父欢喜你念经,你就念经;师父欢喜你串习,你就串习;师父欢喜你学习,你就学习。

师父欢喜,一定有他的道理。刚开始皈依的人,叫你念这个经、那个经,叫你念很多的经文,这个是师父欢喜的。刚开始要好好念经,念经了才能消除很多的业障,福报增长。然后,才能学习学进去,串习串进去。到了一定的层次,师父叫你很多的功课放下,你就串习。再到了一定的层次,把显宗方面的大部分的功课放下,然后密法的大仪轨,大威德金刚的大仪轨你要背下来。师父欢喜这个,他有很大的道理。这个时候要用心,能背最好,不能背那没办法,你把它念熟。念熟了,师父要讲这个大仪轨,你前面要准备好。讲好之后,你学习好了,之后叫你串习。  

作为一个师父,他一段一段欢喜的这种东西,把你一步步带到解脱、成就的路上,成佛的路上。所以师父欢喜的这些事情要做,不欢喜的就不用做。不欢喜的是什么呢?造业、懒惰、嫉妒,这些师父不欢喜。

然后自己到了一定的层次,可以当在家弟子的老师的那个程度。到了那个程度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什么呢?师父没有允许的情况下,不能收弟子;师父允许了,可以收弟子。师父叫你收学生,你可以收学生。学生跟弟子还是有很大区别。学生,你是一个老师。弟子,你是一个上师,它有区别。

然后到了那个层次的时候,刚才说的那些都要注意。和师父在同一个地方的时候,不允许做的:不能收弟子,不能做火供,不能修坛城等等。这个是高层次的人要注意的。

刚皈依的人要注意什么呢?主要是行为上面注意。在师父面前,乱七八糟的动作不做就可以了。

树立视师如佛的信仰,要慢慢建立起来。刚开始你的行为纠正,这是第一步;第二步,慢慢学习,慢慢感受到师父的一些加持力的时候,把师父看待为佛菩萨的那种信仰、信念自然会出来。但这个信念出来了,保持一个月退了。退了,你不能放弃,又带回来。凡夫进一步,退一步是有的;进两步退一步,正常;进一步退一步,不怕;进一步退两三步,不行。进一步退一步,是正常。慢慢进两步退一步,这个时候比较好。然后,慢慢不退转,一直有进步,那成就很快了。大家要这样做!

此讲解内容经阿旺嘉措金刚上师亲自审订,请大家好好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