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缘起赞》的讲解

2024-08-01 阿旺嘉措金刚上师

1722739430618.jpg

宗喀巴大师


请大家发菩提心谛听!

《缘起赞》《心经》都是八万四千法门的精华,三士道是八万四千法门的浓缩版。

《缘起赞》是宗喀巴大师写的。宗喀巴大师本人是诸佛如来的慈悲、智慧、能力的化身,也是文殊菩萨的真身化身。但他在世俗人面前显示为普通人,从一个普通的小孩子出家、修行,然后慢慢即身成佛的这么一个人。

从凡夫的角度,宗喀巴大师7岁开始,古印度的很多大成就者,龙树菩萨、无著菩萨、月称菩萨等等都显示,他能经常看到这些菩萨。慢慢长大了,也能看到很多佛菩萨,特别能看见文殊菩萨。但文殊菩萨亲自教导,是宗喀巴大师36岁以后,特别是40岁那年。36岁之前,宗喀巴大师有一位上师,就叫喇嘛邬玛巴·尊哲僧格。这位上师从小见文殊菩萨,文殊菩萨做他的上师,文殊菩萨跟他师徒一样经常聊天,经常给他讲经传法。这位上师,他前前世,几世都是修文殊菩萨的。这个上师从小在藏区放羊、放牛。有一次放羊的时候,念了文殊心咒,心口当中前世经常观想的文殊心咒咒轮自然发声音,“嗡阿1722739591024.png巴杂哪德,嗡阿1722739635445.png巴杂哪德……”,这个咒语的声音发得越来越大,大到雷声一样大的时候,这个声音让他昏过去了,一醒过来,文殊菩萨在他前面。从此以后,文殊菩萨不离身地跟着这个小孩子,每天给这个小孩子讲经传法。文殊菩萨鼓励让他出家修行,慢慢成为成就非常高的一位大德。宗喀巴大师曾经拜了四十多位上师,他是其中的一位上师,宗喀巴大师拜见这位上师的地方叫嘎咚(音译)。当时,从凡夫的角度看,宗喀巴大师也能见到文殊菩萨,但文殊菩萨不开口说话,就是这么一个状态。宗喀巴大师拜喇嘛邬玛巴·尊哲僧格,拜了之后,宗喀巴大师正见上的问题,全部通过喇嘛邬玛巴问文殊菩萨。宗喀巴大师有什么问题讲给喇嘛邬玛巴,喇嘛邬玛巴再问文殊菩萨,文殊菩萨回答,宗喀巴大师再学习,就是这么交流。

这个交流当中,文殊菩萨说要证悟空性,要具备几个条件:福报要增长到一定的层次,积福报很重要;业障要消到一定的层次;要修上师瑜伽,诸佛如来和上师无二无别地观想,得到诸佛如来及上师极大的加持力;多学习中观正见法门。这四个条件具备的情况下,才能证悟空性,文殊菩萨教宗喀巴大师这样做。

宗喀巴大师36岁那年,按文殊菩萨的教导,去沃喀确隆。虽然年纪比较轻,但他有几千个出家弟子。文殊菩萨说:“你这几千个出家弟子里,只能带八个弟子。这八个弟子将来都会登登地等级菩萨位。”这八个弟子就叫八大清净弟子。他把这八大清净弟子带到沃喀确隆,按文殊菩萨的教导,先积福报,供曼札百万遍。当时没有供曼札的曼札盘,就把一块大石头当做曼札盘,他磨这个石头,用菩提脉磨,皮肤都磨破了,脉都破掉了,就这样供了百万遍的曼札。百万遍的曼札供了之后,供曼札的福报,都回向给正法长久住世、众生离苦得乐。特别是将来跟宗喀巴大师学习的这些弟子们修行各方面的条件俱足、财富俱足,这样回向。

同时,宗喀巴大师念《三十五佛忏悔文》一百万遍,然后做大礼拜一百万遍。做一百万遍大礼拜的时候,《三十五佛忏悔文》里的三十五尊佛全部显身,特别是龙自在王显身得非常清楚,三十五佛加持宗喀巴大师。三十五佛像有两种像,佛经里面记载的一种像和宗喀巴大师当时见三十五佛的那个像。画唐卡的时候,也有两种像,大部分画唐卡的那个像就是宗喀巴大师亲眼见的那个像消业障方面主要念了三十五佛。

然后跟上师无二无别地观想,念了文殊的上师瑜伽。宗喀巴大师当时修文殊上师瑜伽,文殊跟上师无二无别地观想,观想之后修七支供养法、曼札、祈祷,文殊上师瑜伽也念了几十万遍。之后,显出来的文殊菩萨亲自开口说话,对宗喀巴大师讲经传法。开口讲经传法的这个文殊菩萨,与其他师父看到的文殊菩萨不一样。喇嘛邬玛巴通常见的文殊菩萨跟我们一般的师父一样,像孩子身边的父母一样,很温柔,问什么,就答什么,有时候也会开玩笑等等。宗喀巴大师看到的这位文殊菩萨非常严格,非常庄严,非常威严,他说的话不多,句句都是点到最难通的痛点上、最难明白的地方,一句话就可以通。通常他教导“你这个问题要看这一本书,这一本书里面要看这一块”,这种话比较多。宗喀巴大师也按他的说法来看,刹那就明白了。

宗喀巴大师到了40岁那一年,亲眼看见龙树菩萨和龙树菩萨的四个弟子,龙树师徒五尊,然后梦中经常显示佛护论师。有一次,文殊菩萨说:“你要看佛护论师造的《佛护论》。”佛护论师写了空性论,以他本人的名字起了那本书的名字,就叫《佛护论》。看了《佛护论》,宗喀巴大师现量地证悟了空性,证悟了空性能断除一切烦恼。出离心的基础上面修戒、定、慧,特别是修空性法门,能断除一切烦恼障;空性法门结合到菩提心能断所知障;空性法门、菩提心结合到密法二次第,疾速成佛。

《缘起赞》是宗喀巴大师41岁那年在一个山洞里闭关,那个山洞的名字现在也叫“缘起洞”,就在那个山洞里面写的,非常地殊胜。

《缘起赞》能破一切障碍。比较大的一些障碍,修其它的法门不能破的,修《缘起赞》可以破。所以冲太岁也好,犯太岁也好,刑太岁也好,本命年等等,你念《缘起赞》,能破除一切障碍。《缘起赞》的意思能思惟一点点,也是消业障最殊胜、最厉害的法门。

敬礼尊重妙音菩萨!

《缘起赞》藏文版这句是梵文“南无姑如曼殊廓喀耶”,是顶礼上师文殊!宗喀巴大师为什么把文殊叫上师?一般把文殊叫上师的几乎没有,把文殊称上师的,只有宗喀巴大师。宗喀巴大师的很多文章里都把文殊称上师,为什么?文殊菩萨亲自教导他、亲自给他传法、亲自给他讲经、亲自给他灌灌顶,所以他就是宗喀巴大师的上师。宗喀巴大师有属于人相的上师,前面说的四十六位上师。这四十六位上师是藏传佛教各个派的,有宁玛派的、噶举派的、萨迦派的、觉囊派的、噶当派的。宗喀巴大师在这些上师面前,各派最清净、圆满、最精华的法门、传承都得到了。

宗喀巴大师有天人相的上师、菩萨相的上师、本尊相的上师、佛殊胜化身相的上师很多个,这些在《宗喀巴大师的密传》里有记载,《宗喀巴大师的密传》有翻译到汉文的。建立哲蚌寺的大上师绛央却结·华旦扎西写的这个密传,他是宗喀巴大师的弟子。密传里记载了属于菩萨相的、本尊相的、佛相的这些上师,文殊菩萨就是属于菩萨相的宗喀巴大师的师父。所以“南无姑如曼殊廓喀耶”就是这个意思。

由见说何法,智说成无上,

胜者见缘起,垂教我敬礼。

“由见”,有一种人能见空性,说空性。见空性的,见无上;说空性的,说无上。“智”就是证悟空性的智慧,智无上,就是证悟空性,说无上,讲空性法门。为什么这样讲?一切法,佛教分为两个:世俗谛和胜义谛。世俗谛,社会上、世间的法全部都是世俗谛。世俗谛,可以看得见,摸得着的比较多。看见的、知道的,可以用语言来表达它,这是世间法。出世间法里也有两部分:一部分叫方便法门,一部分叫深见法门。慈悲心,菩提心,出离心,六波罗蜜多前五个波罗蜜多都是方便法门。这些方便法门里,某一个人证悟了菩提心,他证悟的这个菩提心,他可以花比较长的时间讲出来,他的境界可以讲出来,可以描述。

某个人证悟了空性,自己的境界能清清楚楚地描述出来很难,语言表达不出来。所以很多时候,文字不能表达,语言不能表达。曾经米拉热巴尊者证悟了空性,他是真正证悟空性的,成就非常高,他的境界用语言来表达,但他表达出来的,人家也不知道讲什么,模模糊糊的。萨迦五祖里,公认的前三祖都是中观应成派证悟空性的人。他们表达出来的的境界,他们说出来的空性,人家看就是模模糊糊的,无法清楚地表达,这就是空性。空性能清清楚楚地表达出来,能清清楚楚地说出来,这就叫说无上,很难。

宗喀巴大师为什么叫“雪域智严宗喀巴”?整个藏区就叫“雪域”。“雪域智严”,整个藏区所有的智者,大成就者们的顶严是宗喀巴大师。为什么?成就上面如宗喀巴大师的很多,但空性清清楚楚能表达出来的,只有宗喀巴大师。所以宗喀巴大师“说空无敌宗喀巴,雪域智严宗喀巴”。宗喀巴为什么称为三界法王?他把《大般若经》的显义——空性,能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地讲出来。

宗喀巴大师讲空性法门有五部论,假如五部论全部能学,你对空性就有了概念,大部分就明白了。宗喀巴大师的五部论:《了义和不了义善说藏论》《菩提道次第广论》后面的正见论,《菩提道次第略论》后面的正见论,宗喀巴大师写的《中论》的广释和《入中论》的广释,五部论每部写的角度都不一样。比如说,《菩提道次第广论》后面的正见,宗喀巴大师是反驳前代论师们不正确的正见,伪正见。什么叫前代论师?宗喀巴大师以前的藏传佛教界写著作的师父。他们的著作里不准确的有很多,他就反驳。这个为什么不准确?那个为什么不准确?怎样不准确?根据是什么?正理是什么?这些宗喀巴大师讲得很清楚。

佛经的根据,经和续。经是释迦牟尼佛亲自讲的显宗的法门或者是小乘的法门,续就是密法。对照经续,根据这种经续来说:“你这个不对”。论,是什么论?和龙树菩萨、无著菩萨为主的十七个班智达的论对比。这十七个班智达,佛亲口授记:这十七个班智达他们未来的著作是准确的,符合佛的逻辑的,如实解释的。佛也授记,认可这十七个班智达,特别是十七个班智达里面的龙树菩萨和无著菩萨。龙树菩萨,百部经典授记无著菩萨,授记的也很多。授记的时候:将来的佛弟子们跟他们两个学习,你学的就没错跟着他们两个走解脱的路,这一条路没错。这里有两个无上:智无上,说无上。

胜者见缘起,垂教我敬礼。

佛叫“胜者”。在哪里胜利?烦恼魔,蕴魔,死亡魔,天子魔,这四个就叫四魔,佛就是四魔当中的胜利者。佛断了烦恼;佛解脱了死亡;佛从蕴魔里面解脱了,再也不用转轮回,蕴魔说的是轮回,我们的灵魂、五蕴就在轮回里转,佛是这个里面解脱;佛降服了天子魔。

“胜者见缘起”,佛彻底见缘起。一地菩萨是不是见缘起?也是见缘起,但他不叫彻底见缘起。二谛,世俗谛和胜义谛。二谛里世间法、方便法、世俗谛里的很多法,大家都明白。世俗谛里最难明白的有一种东西——最细的因果。最细的因果遇到了,十地菩萨不明白,阿罗汉不明白。比如说,每个人从哪里来?从前世什么人、什么动物过来的,前前世前百世千世万世都能清清楚楚。但这个人的每个细胞、每个头发、每个毛孔怎么形成的?什么样的因果形成的?这个细节阿罗汉都很难明白。十地菩萨不明白的,有细因果。

世俗谛跟胜义谛,两个是同性的。你要见胜义谛之前,要见世俗谛。细因果的胜义谛,你要见这个,首先要见细因果的世俗谛。一地菩萨二地菩萨虽然证悟了空性,但他的这个空性还不能叫彻底,因为他还未见细的世俗谛,他未见的这个细的世俗谛上的空性,不能说没见,它还没显示,要见它,先要见世俗谛。所以,佛明白一切法,佛才有一切了知,这里说“胜者见缘起”,佛彻彻底底地、圆圆满满地见缘起。

这里说到缘起,要讲一些缘起法。我们佛教有四派:有部派,经部派,唯识宗,中观派。这四个派里面,下面几个派都承认缘起。但他们的缘起是什么?因果缘起。要因缘结合,果报出来,这就是因果缘起。因缘未结合,果报不显示。一切因果法都是因缘结合而形成的,单独是不可能存在的,它要靠因和缘。比如说,你的财富是一种善报,财富的因就是布施;你的人际关系,你的智慧,你的精进努力,这些就是财富的缘。因缘结合,果报就是财富。

中观说一切法都是缘起,有常、无常的法全部都是缘起。中观以下说的是因果缘起,说无常法是缘起,有常法不是缘起,他们说“有常法怎么结合缘起?结合不了。”中观说“有常法也是缘起。”比如说,天空是有常法,但天空也可以分,可以分很多。比如说,整个宇宙的天空中,可以分出来南瞻部洲的天空。南瞻部洲的天空中,可以分出来某一个国家的天空。某一个国家的这个空中,可以分出来某一个城市的,某一个村的,某一个家的,甚至某一个杯子的,东南西北、四面八方的空都可以分的。这些分的结合了,才能形成一个整体。比如说,这个城市的四面八方的天空结合,才算这个城市完整的一个天空,如果缺少一个,它不是这个城市的天空。

有常法也是缘起,也要因缘结合,有分的东西全都是缘起。中观认为一切法都是有分的,可以分很多很多的,有分的法就是缘起。分、合,分了一个东西,合成了一个东西。几个人合起来变成了合作伙伴,就是一个缘起分开了又是不一样的,就变成了单独的一个人,他不是合作伙伴了。中观认为一切法都是有分的东西,但有部派认为不是,说无分的东西,我们找出来一个无分的东西。”他找出来的无分的东西是什么?说量子就是无分的东西,一粒灰尘就是无分的东西。假如一粒灰尘是无分的东西,中观问:“中间是一粒灰尘,这一粒灰尘的四面,四粒灰尘,上面一个,下面一个,六粒灰尘,包着这个灰尘的时候,这个中间的灰尘有没有朝西面的,朝南面的,朝东面的,朝北面的,朝上面的,朝下面的,有没有?”如果有,那可以分,就是有分的东西了。没有的话,那无分的东西了。所以中观说连这个都可以分,这样可以分的,这个不是无分的东西,就是有分的东西。量子也好,一粒灰尘也好,统统都是有分的东西,有分的东西可以是缘起。无数个灰尘集中在一起,可以形成一个地球,可以形成一栋楼,可以形成很多的东西,它就是个缘起,分开了就没有了,又变小了等等。这些就叫缘起。

缘起是什么?不自主,一定要靠各种的东西。比如说拐杖,这个拐杖你这样放,它不靠任何的东西,能站住了,那这个拐杖自主了。但这个拐杖不靠任何东西,它一定会倒下来,拐杖站着要靠东西。人与人之间一定要靠各种的缘起,靠人、靠金钱、靠智慧、靠各种的东西,才能变成不一样的。每个东西缘起结合的力量不一样,所以每个东西变的结果,变的力量也不一样,各方面都不一样。

缘起为什么叫性空?缘起就是自性空。有人说,空有两个:他空,自性空。我们不讲他空,缘起性空讲的是自性空。什么是自性空?常一自主的空。常是永恒的;一是单独的、无分的东西;自主,不靠缘起的东西。常一自主的法假如有的话,缘起不是空,但常一自主的法是不存在的,所以缘起是性空。一切法全都是缘起,这是中观应成派思想。有常的法,无常的法,一切法统统都是缘起,缘起的法统统都是性空,缘起性空。

刚才讲的各派里面,中观派以下只能明白因果缘起、无常缘起,不懂得有常缘起,这个要明白。是缘起,一定会性空。

“垂教我敬礼。”这样殊胜的法,我要敬礼,我要顶礼。彻底证悟缘起法的是释迦牟尼佛,我要顶礼释迦牟尼佛。

世所有衰损,其根为无明,

见何能还灭,是故说缘起。

世间轮回所有衰败的根源是什么?就是无明烦恼。我们轮回的根源就是无明烦恼,轮回所有的痛苦都是烦恼造的,所有的烦恼都是无明烦恼形成的。烦恼造业,业的果报是各种的痛苦。

十二缘起,无明烦恼是第一个。第二是行行就是业。第三就是识。染垢的灵魂,烦恼与业染垢的灵魂就叫识。第四,名色。人死了,灵魂入胎了,灵魂父母的精液当中入胎了,然后还没有形成小孩子的时候就叫名色。第五,六入。这个小孩子在胎中,眼、耳、鼻、舌、身、意全俱。第六,触。小孩子生下来了之后,他的六根接触六境,他的眼睛接触色,他的耳朵接触声,他的鼻子接触香,他的舌头接触味,他的身体接触触,这个时候就叫触。第七,受。是感受,看到的东西全部叫色,他的眼睛接触了色之后,有好的,不好的,有喜欢的,有不喜欢的,各种感受就出来了:他看到喜欢的东西,有快乐的感受;他看到不喜欢的东西,不愉快的感受;他看到中等的东西,没多大的刺激性的感受。第八,爱。接触当中,小孩子慢慢就选择自己喜欢的东西。眼睛喜欢好看的东西,耳朵喜欢好听的东西,鼻子喜欢好闻的东西,身体摸到比较好的东西,选择好的东西就叫爱。第九,取。爱的过程当中,选择了这个爱之后,他就追求这种爱,就叫取。第十,有。追求爱之后,他就造业,恨不好的东西,就造业。第十一,生。造了业之后,又要生,业力又要轮回里面转世。轮回里面再生出来,再生出来之后,长大了。第十二,老死。老了就死了,有些老死,不一定老,年轻的时候死了,生的结局就是死,最终是死。这个是十二缘起,顺着想就是这样。

往上推,老死从哪里来?从生里面来。生从哪里来?有,造了业。有从哪里来?取,追求了爱。取从哪里来?爱,喜欢上了喜欢的东西。爱从哪里来?受,苦乐的感受。苦乐的感受从哪里来?触,六根接触六处。然后触从哪里来?六入,眼耳鼻舌身意。六入从哪里来呢?名色。名色从哪里来?识。识从哪里来?行。行从哪里来?无明烦恼。轮回的最终的根源,轮回一切苦的根源也是无明烦恼。这是十二缘起。通常我们知道,我们的所有的痛苦从哪里来?所有的痛苦从恶业里面来。恶业从哪里来?各种的烦恼里面来。贪、嗔、傲慢心、嫉妒心等等。这些烦恼从哪里来?无明。一切烦恼的根就是无明烦恼。

假如烦恼是很大的一棵毒树,这个树根就是无明烦恼,树干就是贪,然后再下来就是各种的树枝就出来了,各种树叶就出来了,各种的毒花就出来了。根本烦恼,随支烦恼,细的烦恼,各种烦恼就这样长出来了。所以,这里说世所有衰损,其根为无明,见何能还灭,是故说缘起

要灭无明烦恼,什么样的方法来灭?要证悟空性来灭。要证悟空性,就要思惟空性。要思惟空性,就要学习空性。要学习空性,佛要讲空性,讲了空性法门,你才有学的东西,要不你没有学的东西。这个比较深一点,看似很简单,但是很深。很多方便法门都对治烦恼,对治各个烦恼。八万四千法门,每个法门都是对治一个烦恼。为什么有八万四千法门?众生有八万四千种烦恼,对治八万四千种烦恼,就讲了八万四千种法门。

比如说,慈心能对治嗔恨心。四念住里的身念住能对治贪,不是对治所有的贪,它只对治贪色,贪身体好看的人,贪美女,贪帅哥这种情况下,它就对治这个烦恼。身念住通常是对治什么?你对某一个人太喜欢了,因为喜欢起烦恼的话,就在他的额头上观想一个字,字里出来很多的痘痘,他全身长满痘痘,你再看看喜欢不喜欢?还喜欢?把这个痘痘长到他身体的内外全部,身体腐烂掉,你再喜欢不喜欢?还有喜欢的情况下,腐烂到变成骨头,你喜欢不喜欢?就要这样,身念住就是对治贪色、贪身体的那种烦恼,但它对治不了一切烦恼。

比如欢喜心、随喜心能对治嫉妒心。嫉妒心,人家好了,你不开心了。有欢喜心的时候,人家好了,你开心,它能对治嫉妒心。傲慢心怎么对治?该学习的、要真正学习的东西特别多,你的傲慢心能降下来。有人觉得自己学问很厉害,看到三百多本的《大藏经》之后,“唉,我没学到的还是很多,没有什么傲慢的东西。”能降下来这些,但这个只能对治这个,它不能对治一切烦恼。

缘起性空能对治一切烦恼,空性能对治一切烦恼。假如哪一天证悟了空性,今生今世的这个烦恼,今生今世的环境产生的烦恼各种的缘起产生的这些烦恼,一刹那就没有了,一刹那就消失了。所以,缘起能对治一切烦恼,其它的法门对治一个一个烦恼,烦恼太多了,我们有那么多,也对治不了。你看布施法门,只能对治吝啬心,就是这么一个。

见何能还灭,是故说缘起。为了消除无明烦恼,佛讲了缘起法门。宗喀巴大师从这个角度来赞扬释迦牟尼佛,“您说了缘起法门,很厉害,很殊胜!”从这个角度来赞扬。

尔时具慧者,如何不了知,

尊圣教心要,即诸缘起道。

缘起就是这么殊胜,假如有慧根,有智慧,是智慧者,一定要好好学习缘起法门。如果嘴上说:“我很聪明,我很有智慧。”不学缘起,那个智慧没有用的。“如何不了知”,为什么不了知、不了解空性法门?“尊圣教心要”,缘起性空就是八万四千法门的精华,八万四千法门的精髓就是空乐不二,八万四千法门浓缩版就是三士道,要知道这个,很重要的,它的精华、心要,就是这个“即诸缘起道”。

如是于依怙,希有称赞门,

除说缘起外,谁能得余者。

称赞佛也是从缘起的角度来称赞,这是最殊胜的称赞。佛证悟缘起性空,这个角度来赞扬佛的智慧,那是至高无上的智慧赞扬。佛说缘起性空,这个角度来赞扬佛的讲经传法,说无上的赞扬。“如是于依怙”,依怙就是释迦牟尼佛。赞扬释迦牟尼佛最殊胜的法门,就用缘起来赞扬,才是最殊胜。除缘起之外,再殊胜的赞扬没有,他讲的是这个。

缘起为什么这么殊胜?缘起性空能断烦恼,缘起性空能断所知障,缘起性空能消除业障,缘起性空能除一切障碍,缘起性空的力量能脱离一切痛苦。所以这里说,“除说缘起外”,除缘起之外,更殊胜的法是没有的。有些法能做到这个、能俱足这种功德、那种功德的很多。比如说,念文殊心咒,开智慧的功德;念观音心咒,得慈悲心的功德;金刚手心咒,能力增长的功德。但缘起性空,什么时候缘起性空开了智慧,能力增长,慈悲心增长,各方面一切法都能增长,一切善法都不退转,就不得了。宗喀巴大师曾经在《般若摄颂》里讲过,缘起性空法是什么?诸经赞德藏,所有的经文、佛经赞扬的大宝藏就是缘起性空法门,“谁能得余者”。

下面这四句更殊胜:

由彼彼依缘,说彼彼性空,

离此更何有,希有善教诲。

要明白一切法是互相依靠的法、互相补充的法、互相能灭的法、互相能生的法,全都是缘起法。这里说“由彼彼依缘”,个个都是依缘起的,依各种缘的这种法全都是自性空。依了缘,它就是自性是空的。

我们能不能想出来不依缘的一个法?普通人想不出来。你看人家有部派的论师们、班智达们使劲地想,想出来一个东西,就是量子不是缘起,一粒灰尘不是缘起。这些班智达想也只能想出来这么一个东西。我们能想出来的时候,我们还没懂得那个法。

一定是缘起。你看这一栋房子,它靠很多的缘,靠钢筋、水泥,它靠施工的团体,靠各种的东西才能形成一栋大楼。每个人的形成也要靠各种五蕴组合,每个人色、受、想、行、识的组合。色,就是我们的人体,肉体就是色。受,就是我们苦乐的感受。想,就是思想。行,是我们人体里面的空,全部是行。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是识。这个五蕴的组合就是人,人靠这么多的东西才能变成一个人,缺少一个都不行。没有肉体也不是人,没有感受也不行。没有行,肉体里面的空不存在了,人也不行了,就死了。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这些全部组合才能形成一个人。人没有一个独立存在,不缘起的人是没有的。他是这么多的东西形成的,一定是性空。你先分开一下,色、受、想、行、识分开一下,它也就是空。如果组合,它的一个组合也是各种部分形成的,各种部分形成还是性空的,靠缘起的一定是性空。一块大石头,里面有各种成分组合的,这些成分分开,它就是空的。成分组合了,成为石头了,性空,要明白这些。

这四句话在汉文版里念起来有点拗口。在我们藏文版里面,这四句话我们每天都念,整个《缘起赞》没时间念的话,这四句话要念,这四句话是《缘起赞》的核心。这四句话要彻底地明白,还是要花时间。比如灌了密宗的灌顶,每天都要思惟一下空性,每天都闻思空性,闻思空性没时间,念一下这四句就够了。

我们修六波罗蜜多,修智慧波罗蜜多没有太多的时间,也不会修,念一下这四句,也能代表智慧波罗蜜多,修智慧波罗蜜多。

愚者执何法,坚固边执缚,

智善彼即是,戏纲尽断门。

“愚者”是凡夫。凡夫经常堕入两边,要不堕入断边,要不堕入有边。断两边,行中观道。两边是哪两边?有边和无边,或者是有边和断边。什么叫有边?最简单地说,我们现在所看到的、所听到的、所想到的这些东西,认为是真实的、就是这样存在的,堕入了有边。绝不是这样存在的!看一个人,三个人看、五个人看、十个人看,每个人的看法不一样。一个人说这是好人,一个人说这是坏人,一个人说这个人是不坏、不善、不好,有各种的说法、各种的看法,实际那个人绝不会是这样的。这个说明什么?我们自己看到的东西、听到的东西绝不会是准确,绝不会是没有一点点错误的。所以,假如你看到人家的缺点,听到人家的缺点等方面不要太执著起烦恼。

断边是什么?我们所认为的这些完全是没有的,全部是假的,这样想,就堕落了断边。要走中间道路,特别是前世、来世、一切法,我们观空性的过程中,一切法不存在,这样认为就堕入了断边,堕入了无边。一切法不存在,这样的断边会堕三恶道的。法一定会存在!但它的存在不是我们现在想象当中的这样存在。

房子存在,人存在,杯子存在,什么都存在,但不是我们想象的这样存在,我们想象的大部分都是假相,它不是一个真面目。不能堕断边,也不能堕有边,要走中间道路。

很多人讲空性,就是一切是没有的。你观想,眼睛闭一下全部都空了,没有作用的。眼睛闭一下,你的心里空了,其实没有空。自性本来是空的,法本来是存在的,自性本来空,这个空明白了之后,我们就不起烦恼。最起码要明白我们起烦恼的根源有两个,人和法。人起烦恼,经常我们说贪,“我”是人,“我”喜欢他,起烦恼了;“我”不喜欢他,起嗔恨心了;“我的”家人喜欢他,起贪心;“我的”家人不喜欢他,起嗔恨心;“我的”朋友喜欢他,“我的”朋友不喜欢他。全部都是“我”或者是“我的”,因“我”这个人而起烦恼。你心目当中的“人”是什么样的?你首先要明白你心目当中的“人”,起烦恼的这个“人”、这个“我”,要找出来这个“我”。

起烦恼的这个“我”,找出来的时候,他一定不是真我,他一定是个假我。起烦恼的“我”找出来的时候,很多外道、很多普通人认为“我”是什么?从脚底到头顶就是“我”。总的说起来,肉体是“我”。打了一个耳光,你打了“我”,其实是打了这个肉体,肉体就是“我”,执著了“我”。肉体执著“我”的情况下,肉体是否是“我”?肯定不是“我”!“人”死了,肉体还在,肉体一定不是“我”。你执著肉体是“我”的时候,人家打一巴掌,你一定会起烦恼,你不执著肉体是“我”的情况下,打一巴掌不起烦恼。

《金刚经》里讲,有一位菩萨,他在山洞里修行的时候,有一个国王带着他的妃子们去山上游玩,妃子们发现这里有个修行人,她们去这个修行人面前,那个修行人的怀爱力修行成就很高,加持力很大,那些妃子们都喜欢这个修行人,她们都拜他为师父,都跪在他面前。然后那个国王一看,起了很大的嗔恨心:“把我的妃子们全部拉拢过去了”。然后去骂这个修行人,修行人也不起烦恼。然后就用刀来砍了他的四肢,问:“你痛不痛?起不起烦恼?”他说:“不起烦恼”用刀来砍了四肢,也不起烦恼。人家对肉体不执著,就不起烦恼。他砍完了之后,这个菩萨发了一个愿:我真的没起执著心,若是真实的话,手脚重新长出来。这个真实力,他的手脚就全部重新长出来了。这就是不执著。

有人骂你的时候,“骂‘我’,这个‘我’是谁?谁听到了在生气?”要思惟。谁听到?这个肉体听到?肉体它不会听,只能耳识、耳朵听,这个时候是不是把耳识、耳朵认为是“我”了?它才能听到有人骂你啊。人家骂你,你听到了之后,“他骂了我”,就生气了。谁听的?就是耳识、耳朵听的,这时候你已经执著了,耳识、耳朵就是我执的“我”了,所以人家骂你会起烦恼。

闻到不好的东西起烦恼,闻到很香的时候也起烦恼,起贪心。吃好吃的东西,起贪心不好吃的东西,起嗔恨心。这个时候认为“给我吃这么差的东西”,吃是舌头吃的,嘴巴吃的,认为嘴巴是“我”了。就这样一一思惟,要找这个“我”。

一一思惟找“我”,受不是“我”,苦乐的感受也不是“我”。如果苦乐的感受是“我”,有苦的感受,乐的感受,不苦不乐的感受,有多种感受,这些统统都是你,你不是变成很多了吗?想,思想也很多。行,这个肉体里面的空也很多,鼻子里面的空,耳朵里面的空,肠道里面的空。这么多空是你,你不是变成很多了吗?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这是六识。有人说六识全部是你,也有人说六识全部不是你,只有意识是。意识有昨天的意识,今天的意识,明天的意识,上午的意识,下午的意识,中午的意识,哪一个是“我”呢?意识也可以分很多的,统统都是我,你就变成了很多了。

这样思惟,能找出来我执的“我”。我执的这个“我”,是我们要破除的“我”,修缘起性空要破掉它。

通常我们认出来的这个“我”是分别我执的“我”,比较容易认出来的。从脚底到头顶是我,这是分别我执的我,不是俱生我执的我。我执有两个:分别我执,俱生我执。分别我执的“我”,听到声音的时候,耳识是“我”,这是分别我执。俱生我执的这个“我”,才是真正烦恼的根源。分别我执的“我”,是个别烦恼的根源,它还不是一切烦恼的根源。

俱生我执的“我”,是一切烦恼的根源,一般很难认出来,你受到刺激的时候才能认出来。很多人在这里,有人指你:“你偷了我的东西!”你从身体里面冲出来一股气,“我”怎么偷了东西?身体里面冲出来一股气一样的东西,一个“我”就从身体里面冲出来了,这个就是俱生我执,不刺激,它出不来。有人在悬崖边上你的时候,你就觉得“我”堕下去了!身体里面冲过来了一个“我”一样,一股气变成“我”一样。这个时候,俱生我执就冲出来了。冲出来了要认识它,然后再用正见来分析它,再破掉它。分别我执认识的,也要破掉特别是俱生我执的“我”要认识,要找出来,找出来了再破掉。

有一位修行人,山洞里修行了很长时间,他认为他修行非常好。他的师父就看出他的傲慢心太重了,这样下去是不行的。然后派一个弟子去,“你今天去骂他,你内心不要生气,使劲地骂。有什么粗话,你能说出来的,全部来骂他。”这个师父派的人去拜见那个出家人的时候,那个出家人在打坐,坐相来看很殊胜的一个修行者。那个人吐了一口口水,“你这样的人还能叫修行人?”骂了各种的粗语,他起了很大的嗔恨心。山洞里面有一个水壶,他拿那个水壶来砸了这个人。这个人跑回师父那边,告诉师父这个修行人是这样的。

师父给他带话:你修行,嗔恨心一点都没压制,傲慢心一点都没压制,这么一个人把你刺激到这个程度,将来受到更大的刺激怎么办?写了一封信,大概意思是这个。这个修行人看了信,才知道自己有多大的傲慢心,自己有多大的嗔恨心,自认为自己是很厉害的他就认识了我执的“我”:“我”这么厉害,“我”这么成就高!假相的“我”他就认识了。从此以后,看到所有的人“我是修行最差的!”以前一直认为自己是修行最好的,从此以后就变得非常谦虚了,因为认识了“我”。

此教于余未能见,故唯称尊为大师,

外道窃名以饰赞,如于野狐称狮子。

这样殊胜的缘起性空见,除了佛教,所有外道教派都没有这个缘起性空的法。

外道与佛教的区别很多,最大区别,修佛教的法门,可以解脱、成就、成佛。修外道法门千百年,也不会解脱,更不会成佛。修外道法门,最高境界就能得到四禅八定,禅定。除了禅定,外道法门里没有空性智慧、讲空性的法门。解脱需要空性法门,修空性智慧才能解脱,外道没有缘起性空法,所以一切外道都不能解脱。成佛需要慈悲心、菩提心、空正见,菩提心和空性双修,才能成佛。慈悲心,外道修的也有,但大慈大悲心是没有,菩提心更没有,所以外道成佛的也没有,大慈大悲心只有佛教才有。

仅仅一个慈悲心来说,外道里修行很好的人也有。十善戒里不杀生,大部分的外道都能做到。特别是古印度五百多种外道里,大部分的外道不吃肉,吃素的。但某些外道,他的素食概念不一样,比如说,牛羊肉是荤,鸡肉是素,等等,他的素食的概念不一样,大部分的外道还是吃素,这个比较多一些。不偷盗,大部分的外道都能做到,外道、佛教都有。外道与佛教共同的法,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说妄语、甚至不饮酒。大部分的外道不喝酒,有些外道喝酒。不说挑拨离间语、不骂恶口。但不说绮语,外道比较少,这个就做不到。不贪欲、不嗔恚、不执邪见,这三个做不到。十善戒里面,六个戒,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说妄语、不说挑拨离间语、不骂恶口,这六个善戒,外道与佛教共同的。

外道跟佛教不共的地方,我们修下士道的时候,人生无常,外道也会思惟粗的无常,细的无常几乎没有。细的无常是什么?刹那的变化。大乘佛法来说,一弹指分三百六十,其中一个就叫刹那,这么短短的时间的变化,外道不知道。

三恶道六道轮回,大部分的外道也承认但有些外道不承认堕入断边的外道,他不承认前世、后世、来世,但也不是完全不承认。曾经,外道导师们也修禅定,修了禅定之后,禅定的基础上可以修神通,得到了神通。神通有五大神通: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神变通。有了宿命通之后,看自己的前世有多少世。有一个外道,只能看出来六世看来世,也是只能看出来六世他的神通就这么大,神通有限,六世以上他看不到,所以他认为,人只有前六世和后六世,再没有了。这种神通,这种禅定,给他带来邪见,断边见。断边见的有些外道导师,他的禅定功夫,他得到了宿命通,前百世、后百世能看到,一百世之前看不到,他认为人只有前百世、后百世,百世以上以下没有的,因为宿命通,执了这个邪见,因为他的神通有限。

普通人得到的神通,大小都不一样。人的神通,宿命通这样的,比他的境界低的人能看得出,平等的也能看得出,比他境界高的看不出、看不到。一个阿罗汉看阿罗汉跟凡夫,一切他都能看得到。阿罗汉看菩萨的境界,他看不到,他没有这个境界,佛的这个境界他更看不到所以佛要给阿罗汉们讲经传法,给众弟子讲经传法的时候,先佛力加持某某弟子,佛力加持了之后,佛的密意这个弟子就懂得了,懂了之后,跟佛问问题,然后佛回答。佛讲《心经》的时候,也是先佛力加持,加持观音菩萨,加持舍利弗,舍利弗也明白佛的密意,观音菩萨也在加持力下明白了佛的密意。佛的密意,舍利子知道了,要问什么他就清楚了。观音菩萨知道了,观音菩萨就回答舍利弗问的问题整个《心经》就是问答。整个《大藏经》,大部分都是问答。假如问问题,提前佛要加持他,他才能懂得佛的密意,假如没加持他,不懂的,“我要问什么问题?”不懂得问。

所以神通,与自己境界一样的或者是以下的,他都看得出,以上的他就看不出。阿罗汉的神通力,几万个劫的前后都能看得到,再上无数个劫前面的东西,他看不出来。菩萨的神通,八地以上的菩萨的神通更大,他能看出无数个劫以前的。十地菩萨的神通看不到的也有一些,无始以来的有一些东西看不见。成了佛,无始以来的东西全能看得见。

虽然有神通,但神通有限,神通是不一样的。这里要知道,外道就是执邪见,大部分是因为神通执了邪见,这个比较多一些。

外道与佛教,修行上最大一个区别是什么?皈依。皈依上师三宝,皈依三宝,只有佛教才有,外道没有皈依的。外道收弟子也有,信徒有。但皈依是没有的。

外道与佛教的区别,佛教为一切众生,为了无量无边的一切众生,发菩提心,发慈悲心,外道做不到。

总的来说,外道修行再好,也不能解脱,没有解脱的法。佛教有解脱的法。佛教的解脱的法是什么?就是空正见。

这里说佛教有空性法门,佛讲空性法门,所以佛是唯一的可以称尊大师者,这里的“大师”可以是上师、尊上师、尊者。

然后“外道窃名以饰赞,如于野狐称狮子”,很多外道说,这个是大师,那个是尊者,有这样的。这是什么?狐狸称狮子一样,其实是名字和意义不符合,就是这个意思。尊者也好,大师也好,这里说的大师,是证悟空性的角度,讲空性、悟空性,才叫大师,才叫尊者。

希有大师希有依,希有胜说希有怙。

极善宣说缘起教,于彼大师我敬礼。

“希有大师希有依”,释迦牟尼佛,最殊胜的大师,最殊胜的怙主,最殊胜的依怙,最殊胜的依靠皈依处就是释迦牟尼佛“希有胜说希有怙”就是最殊胜的传法者“胜说”通常是讲深见法门,讲深见法门的角度来赞“胜说”,讲方便法门的角度不赞“胜说”。“希有怙”,最殊胜的依怙,生生世世能靠得住的依怙。

“极善宣说缘起教,于彼大师我敬礼”我为什么顶礼释迦牟尼佛,极大的信仰顶礼释迦牟尼佛?主要是他能讲缘起性空,圆圆满满地讲,他彻彻底底地证悟了缘起性空,这样的释迦牟尼佛我要顶礼。这说明什么?顶礼的对方,我们皈依的对境通常是证悟空性的人。三宝里面的佛宝、法宝、僧宝,僧宝指的是菩萨,菩萨里面凡夫菩萨还不算僧宝,证悟空性的,现量地证悟空性的菩萨才算僧宝。见道以上的菩萨才算皈依处——僧宝。声闻阿罗汉、缘觉阿罗汉这两个,见道以上的阿罗汉,见道以上的圣者。见道见什么?见空性。见道以上的这个圣者,才算僧宝。声闻、缘觉的资粮道、加行道,还不能算僧宝。护法神里也是,出世间的护法神,证悟空性的护法神,才算僧宝。

这里说的就是我顶礼释迦牟尼佛的原因,他证悟空性,他能讲空性。这说明什么?你要顶礼、你要皈依的对象,一定要证悟空性,一定要能讲空性。能讲空性,你可以顶礼,你可以皈依不能讲空性,还不行,还不能算皈依的上师。

恒作饶益者,为益众生故。

说教藏空性,无比决定因。

有缘起法门、空性法门,才能饶益一切众生。“无比决定因”,这里说的是讲空性的九种法门,九种逻辑,九种正理。你通过九种正理,才能明白什么叫空性。

第一,缘起理。缘起理是什么?一切法都是有分的法,没有一个无分的法。有分的法,一定要会互相依靠。互相依靠,就是缘起。是缘起,就会性空。缘起性空,缘起理。

第二,一异推理。一异推理是什么?诸法如果有自性的话,是一还是异?若是一,你要分析一下,若是异,你也要分析一下。比如说,我执的我,你想象当中、你的假相的我,假如存在的话,他跟你的五蕴,是一还是异,你要分析。假相的我是什么?五蕴当中的色蕴,色蕴认为我,也是假相的我。识蕴,意识认为我,也是假相的我。感受认为我,也是假相的我。思想认为我,也是假相的我。行蕴认为我,也是假相的我。五蕴的总和认为我,也是假相的我。这个假相的我存在不存在?你要先分析你说你的蕴是我,那这个我需不需要五蕴,若需要五蕴,你的我和五蕴如果一的话,你的五蕴变成了一个,我只有一个,你说“五蕴跟我无二无别”,是一的话,五蕴变成了一个,那是不可能的。或者是五蕴有五个,蕴体有五个,我和成为我的这种载体假如是无二无别的,五蕴有五个要么是我变成了五个,要么是五蕴变成了一个,两个都不可能。一异推理逻辑来分析,假相的我会破掉。

然后其它正理,如四边理,金刚屑因理,还有七相理,五相理。四边理是大家比较容易懂的一个道理,四边理是什么?你要破我执的话,首先你要找到我执的“我”是什么样的状态,首先要寻找自己思惟中的那个 “假我”是什么样,把他找出来。找出来了之后,这个“假我”在哪里存在,五蕴里面存在不存在?假如五蕴当中不存在,那这个五蕴分开,分别分开之后,假如我执的“我”在这里,这个不可能,没有这种我。这一种“假我”,假如是五蕴跟我无二无别的话,跟五蕴一或者是异,无二无别的话,我只有一个,要不五蕴变成一个,要不五蕴有五个,我变成五个。这种推理来推理的时候,还要掺进去很多的正理,每个角度都要分析很多的东西。一异正理,首先要破一,假如一不存在,二三四都不存在,一的基础上面才形成二三四五。没有一,二从哪里来?三从哪里来?四从哪里来?要破一,我执的我,实执的我,或者是有自性的“一”,存在不存在,你要分析这个。实执的“我”是一的话,他无分的一,不能分开的,他不属于缘起的,他不属于无常的,他一定是个永恒的东西。缘起,自性空,常一自在的空。

缘起理,讲比较难明白,比较难懂,听很难明白,很难听懂,那就对了,全部听明白了,那就不对了。因为性空就是这么难,讲也难听也难看书也难学习也难,各方面都难。

最简单的方式方法,我们要破了“一”,二三四五六其他的全部破掉。

破一,最简单的方法,没有无分的东西,一切法都是有分的东西,你就明白了这一点。破了“一”,二三四五六七八,全部破掉了,要明白。

师父几年前讲了《缘起赞》,讲之后已经整理了。书出来了,你们先学一下,师父再讲,你们有感觉的。出家人一听就有感觉的,大部分的在家人听,没感觉。你们看了《缘起赞》的注解之后,以后再讲。

大家学佛,一定要见、行、修圆满。

见,空正见,我们藏传佛教格鲁派的正见是中观应成派的正见,龙树菩萨的中观应成派,中观应成派的正见才是最殊胜的正见。藏传佛教有很多不同的名字,大手印、大圆满,其实实际是中观应成派的正见,如果你的大手印不符合中观应成派的正见,那不是一个正见。如果大圆满不符合中观应成派的正见,也不算真正殊胜的正见,一定要符合中观应成派的正见,才算真正的正见。

中观应成派的正见,印度十七个班智达公认的正见,古印度的大成就者们公认的正见就是中观应成派的正见。格鲁派也有大手印,格鲁大手印,名字是大手印,实际也是中观应成派的正见。你这个正见不符合四派的正见,你符合唯识宗也是可以的,不是最殊胜的正见,但也算是一个正见。你符合中观自续派,也算是正见,但不能算最殊胜的正见,最殊胜的正见就是中观应成派的正见,要明白这个。见上面要做这个。

行,行上面就有十善戒,大家尽量持十善戒,要清净十善戒,这是一个。除此之外,闻、思、修,广学多闻,要多学习,多思惟,这是行。

修,修是你要串习,串习你学习的法。总的来说,学习三士道,串习三士道,三士道的闻思修就是八万四千法门的闻思修,三士道是八万四千法门的浓缩版,要明白这个,很重要。

除此之外,你的正见这些都不能树立的情况下,其他的修法很多都是和外道共同的法。修这个法,来世不堕恶道,来世也有很多各种的受用圆满,这些能做到,但解脱做不到的,成佛、成就更做不到,要明白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