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大家发菩提心谛听!
我们为什么要闻法,闻法的因,闻法的功德,一定要知道。
闻思修是因,成就是果,解脱、成就、成佛是我们追求的目标。成就可以分很多,解脱是成就,阿罗汉的解脱等等是成就,成佛也是成就,一地菩萨到十地菩萨位全都是成就。成就是果,成就的因是修;修是果,修的因是思惟;思是果,思的因是闻。所以成就、闻思修,全部都是因果关系。成就一定要先广学多闻,多闻法,闻法了才有思惟的内容,有思惟的内容才有修的内容,有修的内容才能成就,所以广学多闻,闻法就是成就的根本,很重要!
修行一定要闻思修并重。闻是因,思是果;思是因,修是果;修是因,成就是果。要成就,一定要修行;要修,一定要思;要思,一定要闻。所以说,闻大思大,思大修大,修大成就大;闻小思小,思小修小,修小成就小。
有些人说,不用看很多书,老老实实修行就可以了,没闻法怎么修行?没有内容修。还有些人经常说,修打坐就可以了。什么内容都没有,打坐没有意义。只修禅定有意义吗?没有意义。听到、得到的法越多,要思惟的法也就越多;思惟的法越多,要修的法也就越多。闻得少,思惟得就少;思惟得少,修得就少。要解脱、成就、成佛、断烦恼、证悟空性,全部都要靠闻思修,闻思修缺一不可,闻思修圆满才能解脱、成就、成佛。
闻思修并重,首先要广学多闻,学习的内容包括显宗的法门和密宗的法门。显宗的八万四千法门浓缩到五部大论中,能学习五部大论最好。如果没时间学习五部大论,五部大论浓缩到《广论》中,好好学习《广论》就可以。如果没时间学习《广论》或者没有师父指导,就好好学习三士道,因为三士道是《广论》的浓缩版,《广论》中最主要的内容全部在三士道里,学习了三士道等于学习了《广论》。
要成就、成佛,都必须靠三士道的修行,特别是三士道的精华三主要道:出离心、菩提心、空正见。有了出离心之后,修的一切法都变成了解脱的因、解脱的法。有了菩提心之后,修的一切法全部变成了成佛的因、成佛的种子、成佛的道、成佛的法。有了空正见之后,能断烦恼,能断所知障。空正见结合到出离心,能断除烦恼障。空正见结合到菩提心,能断除所知障。所以,成就、成佛都一定需要三主要道的修行,不可缺少,这是学习显宗法门的内容。
学习密宗的法门是密宗四续。全部能学最好,如果不能全部学习,也必须要学习无上瑜伽部的二次第。因为只有三士道和无上瑜伽部的二次第结合,修行成就才会非常快,才是即身成佛的法。如果没有三士道的基础,没有三主要道的基础,修二次第也不是殊胜的法,也无法成就,解脱、成佛都做不到,所得到的成就全都是假相的成就。假相的成就,过几年甚至一、二年之后就会退失,就像冬天在冰川上面建房子,到了春天冰川融化,房子就会倒塌。假相的成就过几年就会退失,很多都用不了几年,一年或者几个月,甚至几天内退失的也有,所以假相的成就是不可靠的。无上瑜伽部的二次第为什么殊胜?它的殊胜就是以三士道为基础,有了三主要道的基础,修无上瑜伽部的二次第才殊胜。没有这个基础,就不能算殊胜的法。
好好学习,学习之后好好修行,这样才能成就、成佛。宗喀巴大师在《善方策传》中云:“初求宽广多听闻,复思一切经要义,后而日夜全圆修。”首先要广学多闻,然后多思惟,才能日夜修行。如果没有广学多闻,就没有思惟的内容,没有思惟的内容就没有修行的内容。
有人认为,学习不重要,多念咒语,多念佛号很重要。念经、念佛号、念咒语有四种作用:可以消业障,增长福报,除一些障碍,得到佛力加持。但不能成就、成佛、断烦恼、证悟空性。有些人佛号念了一亿遍,但没有闻思,依然脾气非常大,很暴躁,烦恼一点都没降下来,心量还是很小,心胸狭窄,心量没有打开,这是因为没有学习。通过学习才能起到打开心量、减少烦恼等的作用,这点很重要。
广学多闻,学习能知一切法,开智慧;学习能断烦恼,能消除业障;学习能得到正道;学习能解脱、能成就。所以《听闻集》中说:“由闻知诸法,由闻遮诸恶,由闻断无义,由闻得涅槃。”闻法才能懂得显密一切法门,闻法才能断除诸恶,闻法才能断除无意义的事情,闻法才能得涅槃。闻法就像智慧明灯,能消除愚痴的黑暗。闻法就是自己拥有可靠的如意宝、财富。所以《本生论》说:“闻除痴暗为明灯,盗等难携最胜财”,就是这个道理。闻法很重要,大家一定要好好广学多闻。
断烦恼首先要认识烦恼,认识了烦恼之后,怎样断烦恼要明白方法,要明白方法,就要明白四谛法门——苦集灭道。
苦:六道众生的痛苦方方面面都要明白,不闻法怎么明白?要认识苦,广学多闻。认识了苦,才能得出离心,才能发慈悲心,认识六道众生的苦,认识各种苦,这是很重要的。苦认识不够,就没有慈悲心,出离心也不会很大。如果广学多闻,闻思很圆满,出离心会圆满,慈悲心也会圆满。
集:集就是烦恼和业障。烦恼是修行的缘境,比如色、声、香、味、触、法,全部都是烦恼的缘境。认识烦恼和业障,断烦恼、消业障,都要闻思。很多修行人脾气很大、贪心也很大,在不认识烦恼的情况下,不承认有烦恼。
道:断烦恼、消业障的方法就是道。资粮道、加行道、见道、修道、无学道,五道十地、三士道全部要明白,这些明白才能断烦恼,才能断所知障,否则没办法。道的成就也要闻思。所以闻思很重要!
灭:灭就是解脱,三乘解脱。要得到灭的境界,一定要闻思。灭了烦恼障就解脱了,证悟了阿罗汉果。灭了所知障就证悟了佛的果位,证悟了大菩提。
基、道、果全部要明白,闻法才能明白,你才能修。所以为什么要闻法,这个要知道。
闻法的功德是什么?闻法才可以思惟,可以串习,能串习可以修行,修行能断烦恼,能断所知障,能证悟菩提。闻法不仅有一般的功德,而且有解脱、成佛的功德。闻法的功德非常多。在《方广大庄严经》中讲了八个功德:
第一个功德是端正好色。就是相貌庄严。相貌庄严的作用就是别人喜欢你,真正广学多闻、有学问的人,人人都喜欢,学习能起到相貌庄严的作用。
第二个功德是力势强盛。广学多闻的人福报很大,摄受力非常强。
第三个功德是心悟通达。就是证悟空性,证悟人无我、法无我等,能悟到万事万物的真面目,心悟通达之后任何障碍都可以破除。
第四个功德是得妙辩才。妙辩才是指辩才无碍。讲经说法的时候,有辩才非常好。藏传佛教中有辩经,辩经是深入学习的一种模式,有辩才的人遇到外道,或遇到跟你辩论的人,不会动摇你的正见。
第五个功德是获诸禅定。要多学习,经常看书,心自然能定下来,慢慢会得到禅定。
第六个功德是智慧明了。学习才能开智慧,学习才能通达一切。
第七个功德是出家殊胜。假如一个人想出家,广学多闻就没障碍。
第八个功德是眷属强盛。有学问的人弟子或学生很多,所以他的眷属很强盛。
这是《方广大庄严经》中闻法的八个功德。除此之外,广学多闻还有打开心量、减少烦恼等等很多功德,大家要多看书,慢慢能明白,慢慢就能感悟到。
要想成就一定要修行,要修行一定要思惟,要思惟一定要广学多闻。持咒语念佛号,都不如看一遍道次第。如果不清楚内容,发心各方面不圆满的情况下,念一亿遍咒语的功德,不如看一遍道次第。因为看了一遍道次第之后,修行的方方面面就会清楚明白。
听闻道次第的时候,要重复地听。师父自己听上师们传同一个法,就听了十多次。上师们每讲一次的时候,都会补充新的内容,不一定全部一次性讲完,所以要重复地听。重复听闻,很多方面会更圆满,传承的加持力会更大,这就是闻法最大的功德!正如宗喀巴大师所说:“取舍迷惑暗覆中,若不开显闻明灯,不解道故何需言,趣入殊胜解脱城”。
因此,出家人学习五部大论二十年,然后再加上学习密法五六年,需要二十多年的学习。通过二十多年的闻思之后,才能真正静下来修行,然后成就会很快。有了闻思的基础,成就才能很快。如果没有闻思的基础,一直打坐,心里什么都不想,那是浪费时间。
要修道次第,每天整个道次第能够串习,就是每天修了八万四千法门。学习道次第,就学习了八万四千法门。闻思修道次第就有闻思修八万四千法门的功德。
解脱的这条路我们从来没走过,无始以来,转世无数次,都没走过这条路。世间法是我们无始以来每次转世都做过的,是以前熟悉的内容。熟悉的内容没有学习还是不好做,没有熟悉过的、从来也没有走过的这条路要走,一定要闻思修,一定要广学多闻,这个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