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分 依师已如何修心次第—人生无常

2025-02-11 阿旺嘉措金刚上师

 1740052961796.jpg

阿弥陀佛


请大家发菩提心谛听!

 

(一)此世不能久住、思惟必死

 

今生今世在这个世间,能存活多长时间很难说。此世不能久住,最多能活八、九十岁就算长寿了。一定会死,不仅会死,而且死无定期,什么时候死还不知道。一定要思惟念死无常,很重要很重要!

 

1、不念过患

 

如果每天不念死无常,每天就决定自己今天不死,明天不死,今年不死,大部分不念死无常的人,心里都有这个决定。如果决定今年不死,就会在今年的事情上忙忙碌碌,为今年的生活忙碌。如果决定自己能活到八十岁,假如现在是四十岁,还有四十年,就会继续为四十年的生活忙忙碌碌,修行就修不了。

 

不念死的过患。“我不会死,我十年不会死”,有这种观念的时候,方方面面都要准备,天天都要准备十年的东西,十年的那一天到了,还在准备当中。心里想着“我肯定能活到八十岁”,这八十年各方面的东西天天都在准备,到了八十岁那天还在准备,还没准备圆满。我们一生都在为自己的生活,为自己能活多少年准备,为这个忙忙碌碌,到了死的那天才知道:哦,我这个人生就“解脱了,所有的东西都没有意义了!到了那一刹那才明白,已经来不及了。

 

到了那一刹那,一定会明白。很多人能呼吸、能讲话的时候还不明白,差不多要断气,到地水火风的能量融进去的那一刹那才明白。那一刹那对往生者来说时间很长,他会想起一切,今生今世做了什么恶事,做了什么好事,全部会想起。想起之后,有些人会很后悔,抓胸口、抓自己脸的,各种情况都有,那时候已经来不及了!不念死的过患,一生都在为生活准备,为生活忙碌,死的时候堕三恶道,吃了大亏,就是这个过患。

 

现在的人,每天心里决定自己今天不死、今天不死……死的那一天真的到了,心里还是觉得自己今天不死,有这种念头。这种念头带来的就是世间的贪著、世间的嗔恨心、各种烦恼,造作各种恶业,导致不能精进修法,就是这个过患。

 

不念死无常的情况下,虽然对佛法有信仰,对三宝有信仰,偶尔想修行,偶尔也会精进,有时突然比较冲动,但这种冲动持续时间不会长。因为没死无常的观念对世间的贪著,就好比马、牛、羊的拴牧绳长长的绳子挂在马的脖子上,绳子另一边拴在木桩上,马想跑,如果绳子有一百米长,最多能跑到一百米一定会回头。冲动修行,就像被拴牧绳拴住的马,能跑一阵子,但因为世间的贪著没断,最终还是要折返。没有人生无常观,修行就会无功而返。如果人生无常观修行圆满,断除了对世间的贪著,修行会一直坚持下去。因此,一定要知道不念死无常的过患。

 

正如内邬苏巴所说:死无常观、得出离心、行持正法,三者同生;无死之念、执取现世、造作恶业,此三同生。真正修死无常观,就会真正断除对世间的各种贪著,真正精进修持正法。如果没念死无常,就会执著于今生今世的各种义利,就会为今生今世造作各种恶业。所以,念死无常非常非常重要!

 

2、念死义利

 

念死无常的利益功德特别多。真正获得人生无常观,能摧破三界烦恼、贪著、傲慢等等。有了人生无常观之后,贪欲自然就没有了,最起码对今生今世的贪著自然就断了。如果一个人知道自己今天真的要死,这时一百亿或几万亿的钱堆在面前,对他来说也形同垃圾,没有任何意义,他不会贪著。如果这个人计划要再活十年、五年,甚至只是一年,这个钱对他来说就很有意义,他对钱的贪著会非常重,对财富的贪著、对名的贪著、对色的贪著等各种贪著都会非常重。

 

如果真正成就了死无常的观念,傲慢心自然就没有了,会摧破一切烦恼,也不会再造新业,所以从死无常观开始就入道了。因此,死无常观是一切圆满之门、道之门。从成就人生无常观开始就进入了三士道之门,真正进入了下士道。

 

执念不死者,心里总想着自己不会死,这是一切衰败之门,从这里开始,会发生各种冲突、各种烦恼、各种衰败等等。

 

博朵瓦大师曾经说:念死无常,初为入法之因,次为勉善之缘,末为觉悟法性之分。刚开始进入正法的因就是念死无常;然后中间做各种善事善业的缘也是念死无常;最终能够证悟空性也都是人生无常观的功德。

 

初为断此世依著之因,次为背轮回贪恋之缘,末为入涅槃妙道之助。对刚开始修行者来说,断除今生今世贪著的因是人生无常观;对轮回的贪念能不能断掉也要看人生无常观;最后能够解脱也是人生无常观的功德。

 

初为生净信之因,次为精进之缘,末为生智慧之助。真正的信仰是从人生无常观开始建立的,有了人生无常观,自己的信仰会坚定;精进修行的缘就是人生无常观;最终生起智慧也要靠人生无常观。

 

初为求法之因,次为成法之缘,末为竟法之助有了人生无常观会希求正法;成就法的缘也是人生无常观;最后能得到修法的境界也要靠人生无常观。

 

初为起披甲精进之因,次为起加行精进之缘,末为起不退精进之助能不能披甲精进,要看是否有人生无常观;三种精进中的加行精进要靠人生无常观;不退转精进也要靠人生无常观。

 

嘉赛仁波切亦引经文赞叹人生无常观的功德:如经中言,复次修持念死无常,即为供养诸佛如来,将得诸佛安慰、授记随念加持修人生无常观就有供养诸佛如来的功德,在遇到烦恼、痛苦的时候,诸佛如来都会安慰、加持。真正修人生无常观的人,也会蒙佛授记:这个人会解脱,这个人会成就,这个人会成佛。

 

珠谷仁波切说:总之死无常,若我未生起,密集非妙法。若念死无常,持诵皈依文,亦是甚深法。如果没有死无常观,没有成就人生无常观,修密集金刚法也不算是甚深法门。如果人生无常观有一点点成就,只修四皈依,四皈依文也是甚深法门。

这些都是人生无常观的功德,很重要。要好好学习《三派口授》,人生无常观的功德讲得很清楚。

 

经常念死无常,我可能今年会死,可能这一个月会死,我能不能活到明天不知道。当你有死无定期的这种观念时,假如你内心不确定自己能不能活到明天,真的不确定的时候:我能不能活到明天不知道,我还要追求那么多干什么,我要好好修行,好好念经,好好学习。无论是自己知道的还是明白的,哪怕只是会念的短短的咒语,都会用心念,用心修。

 

假设你确定自己一定能活到明天,确定这个月不死,有这种想法的时候,修行上就会有很大障碍。

 

实际上,谁都无法确定自己能否活到明天。死因非常多,生因很少。地水火风的灾难全部是死因,谁都不知道什么时候地震。各种病痛、魔障、车祸、人祸等都是死因,我们无法确定。每个人能否活到明天是无法确定的事情,有可能活到明天,有可能活到80岁,都不能确定。

 

念死无常,不能确定能否活到明天或者后天,或者一个月。不确定的时候,你一定会精进修行,念死无常对精进修行会起很大作用。

 

总的来说,人生无常观的大义,就是从成就人生无常观开始烦恼减少了从此之后不再造作恶业了,从此之后关掉了业障之门,从此之后关掉了三恶道之门,从此之后打开了解脱之门,从此之后信仰坚定了,从此之后修行精进了,从此之后修行境界会步步高升。

 

3、如何正修念死无常

 

人生无常观有很多殊胜的功德利益,在修习人生无常观时要依靠三根本、九因相、三种决定。除了这个,还用各种比喻、各种思惟来修人生无常。人生如流水一样,刹那不断地流向死亡,和四季、气候变化一样,说变就变了,说没就没了。

 

首先要知道三根本:思惟必死、思惟死无定期、思惟死时除佛法外余皆无益。三根本中每一个根本又有三种因相,故有九因相,依三因相要作出一个决定,进而生起三个决定,这是一个次第。

 

1)思惟必死

第一个根本,思惟必死,人必定会死。人必定会死有三个因相,即三个理由:第一,死亡必然来临,内外因缘都无法阻挡;第二,寿命不断地减少,没有一点点增加;第三,虽然活着却没有多少时间修行,修行的时间很短。依三因相作出一个决定:必修正法。

 

甲一、死亡必来,内外因缘无法摧阻

第一个因相,死亡一定会来,内外的因缘无法阻挡。外缘是没有不死的地方,没有不死的世界,没有让人不死的药,没有不死的法术,没有不死的众生,任何生命都一定会死;内缘是我们现在的身体是有漏身,是烦恼和业力产生的肉体,生老病死都免不了。

 

智慧光体是无漏身,生老病死都可以免。佛菩萨的身体是无漏身,得到阿罗汉果后的阿罗汉断了烦恼,他的智慧光体也是无漏身,生老病死都可以免。很多菩萨,从一地菩萨开始是无漏身,生死自在,他的肉身什么时候想放弃都可以,什么时候想去净土或者再去轮回里变成六道的身体都可以。

 

我们南瞻部洲的一个凡夫,如果证悟阿罗汉果的一刹那会有两个身,无漏身和有漏身。有漏身是什么?他现在的肉体就是有漏身,有漏身可以舍弃。无漏身是什么?他的灵魂形成的智慧光体是无漏身,无漏身想去哪里都自在,想去净土,想待在哪个地方都可以,这个无漏身摆脱了生老病死。

 

一地菩萨没断烦恼之前,可能前世是一个凡夫,凡夫投胎到人间,投胎的原因就是烦恼与业力,所以他的肉身也是有漏身。有漏身慢慢修行,修下士道、中士道、上士道,证悟了菩提心。证悟菩提心之后再修地菩提心、金菩提心、月菩提心、火菩提心等菩提心,再慢慢修到布施菩提,到布施菩提时就得到了一地菩萨位。得到一地菩萨位之后,他有漏的肉身还在,但内心产生了无漏的身体,什么时候想离开人世间的时候,就从肉身里出去了。这个不像中阴身,其实没死,只是无漏身从肉身里出去了,这个无漏身对他来说就是活生生的肉身,不生、不灭、不老、不死。

 

曾经无始以来,人间诞生过很多佛菩萨,度化了很多众生,度化众生事业圆满之后,全部圆寂了。现在我们这个时代,诞生了释迦牟尼佛,度化了很多众生,八十一岁圆寂了。释迦牟尼佛要圆寂的时候,弟子们都知道,目犍连尊者不忍看佛陀圆寂,舍利弗也不忍看佛陀圆寂,就在佛陀圆寂的前一天,舍利弗和八万阿罗汉一起圆寂了,目犍连尊者和七万阿罗汉也一起圆寂了,这些阿罗汉全部圆寂了,因为阿罗汉已经生死自在。摩诃波阇波提是释迦牟尼佛剃度的第一个比丘尼,也是向释迦牟尼佛求比丘尼戒的第一个比丘尼,摩诃波阇波提也和五百阿罗汉尼一起圆寂了。

 

佛菩萨的化身都要圆寂,只有佛的报身不圆寂。无数尊佛诞生在人间,度化了很多人,然后示现圆寂。历史上,燃灯佛、摧轮回佛曾经诞生在人间,而现在只有一个名字留在人间,这些都属于无常。

 

无论以前的国王、大臣,还是各种大富大贵的人、各种名声很大的明星统统都要走,没有一个人能留下来。那些君王人臣、富贵家族,曾经非常辉煌壮丽,翻阅历史的时候,他们好像还活生生地彷佛就在眼前,实际早就灰飞烟灭,有的甚至连遗迹都找不到。以前古代大富贵人家的院子,现在住的都不是曾经的主人。以前藏区都在流传格萨尔王的传记,演说各种传奇,但是在现实中却找不到一点点真实的存在。

 

所以,三世贡唐仓活佛说:先贤诸佛子,教化遍三界,涅槃仅留名,皆为示无常。富贵及君臣,雄伟壮丽史,未思如尚在,思则无迹寻。亲朋及诸友,寿等比似者,死敌已收走,我岂不恐惧。

 

无论是亲朋好友,还是自己认识的人,忽然都被死亡魔一个个不断地带走了。自己身边的人,认识的、不认识的、看到的、听到的,今天带走这个,明天带走那个,这些就是死无常。

 

痴羊望同类,被杀亦惊吓,我若不反省,愚过诸旁生。羊看到同伴被杀的时候,都害怕得颤抖。我们人类自己的同类死了,昨天听到那个人死了,今天听到这个人走了,如果我们还不恐惧,还不害怕,说明我们比畜生还要愚痴。

 

其实人生苦短,来世的路还很长,我们一定要考虑如何走好来世长远的道路。

 

古代的国王,中国历史上的三百多位国王,几乎每一代都要寻找长生不老药,结果一个都没找到,其实长生不老药是没有的。

 

我们每个人一定会面对死亡,一定要考虑死亡的问题。人必定会死,没有不死的人,所有的人都要死。活得再长也就是百岁,假如你活了一百岁,这一百年里如果没有做有意义的事,这一百年就是白活。人家活了一个月,做了闻思修等有意义的事情,这一个月就很有意义。很多天人都活了千年万年,他的生命没什么意义,只是享受福报,前世的福报全部享尽后就死了。

 

甲二、寿命无增,无间逝灭

人必定会死的第二个理由,寿命一点都不会增加,天天都在不断减少。从入胎开始,寿命没有增长,只有减损。经过一天,寿命就减少了一天;经过两天,寿命减少了两天;过了一年,寿命减少了一年。从出胎开始,寿命每一秒都在减少,没有一点点增加,不断在减少,寿命再长还是会死。

 

如果一个人能活八十岁,到一岁就只剩七十九岁,到两岁只剩七十八岁,到十岁就只剩七十岁了;到了二十岁寿命只有六十年,到了三十岁寿命只有五十年,到了五十岁寿命只剩下三十年,到了七十九岁还剩一年。就这样不断地减,一呼吸减了一呼吸的时间,过一秒钟就减了一秒钟的时间。寿命只有减没有增。

 

就这样,生命在不断地减少,死亡来临那一天,我们回头再看,这一生一下子就过去了,其实没多长时间。这一生苦也好,乐也好,一下子就没有了。

 

所以,广大游戏经中说:三界无常如秋云,有情生死等观戏,众生寿行如空电,犹崖瀑布速疾行。三界如秋天的云变幻无常,有情的生死好像看戏般轮番上演,众生的寿命犹如空中的闪电瞬间消失得无影无踪,犹如悬崖上倾泻而下的瀑布速疾坠落。一定要明白寿命无增,无间逝灭这个道理,不明白这个道理就是愚痴无明。

 

甲三、虽存活亦无暇修法,决定会死

人必定会死的第三个理由,虽存活亦无暇修法,决定会死。我们现在活着,觉得自己能活六十岁,可以修行六十年,其实没有六十年。从出生到二十岁为止几乎没修法,因为在二十岁以前还没成年,还不懂事,也不懂得修行。如果生于中土,假如生于藏区,二十岁、三十岁有可能遇到佛法。但对于很多地方的人来说,二十岁遇不到佛法,三、四十岁,甚至五十岁也遇不到佛法。向师父皈依的有些人突然打电话:师父,这个人正在住院,很危险,可能两三天就走了,请师父帮他皈依。有些人到临死的时候才能遇到佛法。

 

如果有人能活六十岁,并且在小时候就能遇到佛法,那么这个人到二十岁为止还没有成熟,只有一点信仰,不懂得修行。剩下的四十年,去掉睡觉的时间,只剩下二十年。这二十年中,再去掉吃饭、工作、聊天、走路等的时间,能剩下五年的时间修行就不错了。虽然觉得人生很长,修行的时间很多,我现在还年轻,晚一点再修行也不迟。其实没有那么多时间,能修行的时间很短。

 

真正金刚乘的金刚弟子是什么样的?第一,信仰非常坚定;第二,根基非常好;第三,智慧非常好;第四,修行非常勇猛精进可能晚上睡四、五个小时,其余时间勇猛精进日夜修行。这种情况下,才有可能十二、三年即身成佛。现在我们这里聊会儿天,那里散下步,几乎没有这种可能。

 

宗喀巴大师的弟子中,有一位嘉华嘉措上师非常精进,因做饭、吃饭会耽误修行,他通过修持一种法门,一天只吃一粒崖柏籽,就这样精进修行,这样的人才能即身成佛。这些即身成佛的修行人,很多都在山洞里闭关修行,做饭比较少,通过修持一种特殊的法门,食用各种花的精华,或者石头的精华等等,吃一点精华就可以了。这样精进才能即身成佛,懈怠很难成就。

 

我们现在遇到宗喀巴大师显密结合的殊胜法门,是中观应成正见和密法结合的殊胜法门,相比以前的大德们,成佛的路径、次第、方法非常清晰,而且是非常安全的一条道路,只要我们敢走,只要我们能走,就一定可以成就!

 

决定之理:必修正法

知道人必定会死的三个因相,好好思惟之后要决定:我一定要好好修行,必须修正法!这个决心出来了,这个思惟有作用了。这个决心没出来,这个思惟没有多大作用。决心出来很重要!

 

我们现在所修的法,大多都是被贪嗔痴染垢的法“师父,我儿子要考试,我要念多少遍经?”这是被贪染垢的法,即使念了十万遍、百万遍,加持力也不大。“师父,我家里财富不足,要念多少遍黄财神心咒才能增长财富?”依这样的发心,即使念了一亿遍黄财神心咒,还是染垢的法,不属于正法。什么是正法?无贪嗔痴染垢的法才是正法,这个很重要。

 

要知道,为来世、为解脱、为成佛修,那是正法。为今生今世修,虽然是佛法,但效果不大。为今生今世的健康修,为长寿修,为财富修,念了多少遍力量都不大,非常脆弱。所以很多人念经学法,念了多少万遍,好像没有那么大的加持力,就是发心有问题,全部为今生今世。不仅仅为今生今世,今生今世只为“我”,为我的家人,只为这个小小的目标,所以福报很小。

 

虽然为今生今世,但也是为所有的众生今生今世好,这样念,福报还是大。但这个福报还是不如为来世、为解脱、为成佛修的福报。为来世、为解脱、为成佛修,今生今世健康、长寿、财富俱足,各方面都顺着来了。比如庄稼丰收,割下来小麦,麦草都会自然来。就像这样,为来世修,今世的事情自然会好。只为今世修,今世不一定好,因为福报太小了。

 

现在有些人修息增怀诛,修“息灭”,息灭灾难的时候,很多人的发心中都有贪;修“增长”,发心也有贪;修“怀爱”,发心中有最大的贪;修“诛法”,发心有嗔恨心。真正如法修持“诛法”,发心是慈悲,以悲悯心作为发心。现在修“诛法”的人发心大多是嗔恨心,自己嗔恨某人,就供养护法神,祈祷护法神惩罚对方。对护法神来说,双方都是平等的,对双方一样的慈悲,想要惩罚任何一方都不行。就好比一个母亲有两个儿子,一个儿子想让母亲杀掉另外一个儿子,母亲肯定不会这样做。那些俱足很大悲悯心的大成就者,修持“诛法”时,以悲悯心排除魔障等,这样做了效果也特别好。

 

修持息增怀诛时的发心是菩提心、慈悲心。如果发心中掺进去贪嗔痴,就不是正法,一定要除掉贪嗔痴。如果懂因果,明白因果道理,发心就不会被痴污染。认为杀生有福报,偷盗有福报,这样想就是痴污染。

 

因此,决定之理:必修正法!

 

2)思惟死无定期

正修念死无常的第二个根本,思惟死无定期,有三个理由:第一,南瞻部洲寿期无定;第二,死缘极多,活缘甚少;第三,身极脆弱,死无定期。

 

死无定期。什么时候死很难说,今天死,明天死,明年死,后年死很难说。因为死因太多了,各种疾病、各种灾难、各种问题都是死因。

 

甲一、南瞻部洲寿期无定

《俱舍论》中说:此洲寿不定,末十初无量。南瞻部洲寿无定期,最初时寿命无量,能活几万年,慢慢到人寿八万年之后,人类的寿命每过一百年减少一年……到释迦牟尼佛诞生的时候,人寿减少到一百岁。从释迦牟尼佛圆寂到现在为止,已经有2500多年,按这样计算,三千年人寿减少了三十年,一百岁就减少了三十岁,现在人的平均寿命七十岁,超过七十岁就是自己的福报或者养生带来的利益。没到七十岁就是自己的业障,福报太浅。

 

这样人寿不断减少,最后寿命减少到十岁,“末十”就是指能活十岁是最长寿的。人寿到了十岁之后,人的各种烦恼更加重,个子也矮矮的。这时,会诞生弥勒佛的化身,像我们现在的人个子高高的。众生看到人间还有那么高的人,就会问:你怎么这么高、这么庄严?弥勒佛的化身回答:因为守持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说妄语戒,所以能这么高、这么庄严。自此,每个人也开始守持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说妄语戒。因为人类共同守持戒律,人寿每百年增长一岁,人寿慢慢又往上增长。

 

南瞻部洲寿无定期,《集法句经》中说:午前所见人,午后永不见,午后所见人,明晨永不见。中午见到的人,晚上就看不到了,永远看不到了;晚上看到的人,明天天亮就没有了,永远看不到了。北俱卢洲的寿命有定期,能活1000岁;东胜身洲能活250岁;西牛货洲能活500岁,几乎定下来了。南瞻部洲的人死无定期,有人胎中死了,有人一生下来就死了,有人会爬的时候死了,有人一站起来就死了,有人5岁死了、6岁死了、10岁死了,有人20岁死了,有人30多岁死了,有人40多岁死了。你现在身体健康,就觉得“我会活很长时间”,不一定!有时候最健康的人突然会死掉。我们通常认为这个人很不健康,肯定马上要死,他就不死。南瞻部洲人的寿命无定期,我们是南瞻部洲的人,所以我们死无定期。

 

有时候非常富贵的人,有富贵的福报,但不一定有长寿的福报。按道理穷人生活艰难,应该会早死,但是穷人没死,富贵的人各方面条件好,却先走了。另外,白发人送黑发人,父母老了、头发白了还没走,子女年纪轻轻就先走了;有些人看起来身体很强壮,睡一觉就没有了;有些人坐着坐着就没有了;有些人在洗手间里摔倒了就没有了等等。南瞻部洲的人就是这样,死无定期。

 

甲二、死缘极多,活缘甚少

死的因缘很多,各种疾病是死因,各种魔障是死因,地水火风的灾难是死因,各种生活上的灾难是死因。而且,我们认为的活因统统可以变成死因:房子是活因,遇到地震变成了死因;车子是我们生活快乐的因,出车祸翻车了变成了死因;饮食是活因,吃少了、吃多了或者中毒等会变成死因;各种药物是健康长寿的因,吃多了或者吃少了,也会变成死因。所以,死缘极多,活缘甚少。

 

甲三、身极脆弱,死无定期

人的生命极其脆弱,致死非常容易。本来打一巴掌很正常,但有的人被打了一巴掌就死掉了;本来跌倒了很正常,但有的人跌倒就死掉了;有的人吃饭不小心噎死了;有的人莫名其妙死掉了;有的人和别人说话的时候死掉了等等,寿命非常脆弱。

 

决定之理:当下即修

知道了死无定期的三个理由之后,要作出一个决定:当下即修。决定现在开始修行,现在开始念经,现在开始学习,必须要有这么一个决定。如果今天收拾东西作准备,明天开始修法,可能明天也要收拾,后天也要收拾。明天作准备,后天作准备,天天在准备,准备到死的那一天。很多人在修行上作准备,在准备的路上就死掉了。

 

3)思惟死时除法而外余皆无益

正修念死无常的第三个根本,思惟死时除法而外余皆无益。死时除佛法外,任何办法都没用,都帮不上忙。

 

甲一、亲友无益

第一个理由,亲友无益。死的时候,你有多少眷属,多少亲朋好友都没用,死的时候一个都带不走。带不走也没关系,有时反而会连累要过世的人,令其痛苦加剧。你临死的时候,亲友在旁边哭闹,会让你起烦恼,死不安宁。人要死的时候,要安安静静。对马上要走的人,在他面前说:你要祈祷上师三宝,要祈祷阿弥陀佛,这样提醒会有帮助。如果死的时候没断除对亲友的贪著,因贪著很重,死也不能好好死,死后还会堕恶道。

 

甲二、资财无益

第二个理由,资财无益。死的时候,有多少财富都没用,带不走分文。财富自己够用就可以了,想一想自己每天能花多少,一年能花多少,有这些就可以了。多余的财富,能做布施等是好事。不能做布施,最终还会变成自己的牵挂。假如你有100万,临死的时候想起来这100万会起贪著,这100万会把你拉到三恶道里去。

 

尕藏曲松上师说,他没出家之前,5、6岁的时候,有一个一起玩的小孩子,他出家之后三、四十年没见过。文革的时候他回去找到了这个朋友,这个朋友非常吝啬。后来这个朋友病死了,尕藏曲松上师去整理他的遗体时,发现他的拳头攥得紧紧的,把他的手指一个一个掰开,里面抓了五块钱。尕藏曲松上师说,这五块钱肯定会把他拉到地狱里。

 

临死的时候资财对你不仅无益,还有害。所以很多大成就者、很多师父们在没死之前,全部供养、供僧,一分钱都不留。

 

陀乐寺的曲藏嘉措师父,临死之前两个月对寺院的师父们说,他可能快走了,他走之后,把他的房子捐给寺院。他自己有6000块交给我,帮他处理他的后事。他准备了一桶油,这桶油来帮他火化。该交代的全部交代好了,给寺院供养之后,一分钱都没剩。过了两个月他真的圆寂了,圆寂的时候入定,定中待了7天。

 

这位师父一生都带着一个提包,是80年代的一个黑色提包。他腿脚不方便,经常拿一根拐杖,人家碰到那个提包,他就用拐杖打,大家都认为这个提包里都是钱。他的亲戚、兄弟也都认为这里面有钱,想把钱拿到,一碰他就用拐杖来打。他走的那天,他的弟弟跟我说:阿旺师父,现在我们可以开他的提包了,这提包里有多少钱全部拿来,供养的供养,剩下的怎么做,我们要商量一下。这个提包的钥匙缝在口袋里了,他们让我把口袋里的钥匙拿出来,在众人面前打开。我就在众人面前打开提包,里面只有他不离身的三衣,三衣就是他的法衣,三衣上放了一分钱。知道你们贪,给你们送一分钱。人家走的时候全部安排好了,都供养了,心里没有什么挂念。

 

通常人要走的时候有两种挂念,一种是亲友的挂念,一种是财富的挂念。对出家人来说,大部分的出家人自然没有亲友的挂念,可能只有财富的挂念,人家把财富全部供养了。

 

前几年我去拉卜楞寺,有一位86岁老师父知道我到了拉卜楞寺,一直想请我去他家吃饭,他要供养我,我就去他那边吃了一顿饭,他把一些佛像和一些东西供养给我。我跟他聊天,他说这个房子在他80岁那年,也就是5、6年前已经卖给了人家,卖的钱当时就供僧了。卖的时候,跟那个买主说好,我死了之后这个房子归你,没死之前还是我自己住,他们就这样约定。今年他死了,他死之前,该供养的全部供养了,剩下《菩提道次第广论》,是以前老印刷版长长的一本书,还有一尊宗喀巴大师的像,他圆寂之前,只剩下这两个东西。他叮嘱别人,等他一走,就用《菩提道次第广论》来敲他的头,然后宗喀巴大师的像在他的头顶放一下,之后马上送到阿旺师父那边,供养给阿旺师父,这样就一无所有了。他走了之后,别人真的拿过来了,就在我房间里供着。人家就是这样走的,没有财富的挂念,走得很舒服。

 

如果不明白这个道理,走的时候,身后留下百亿、千亿钱财,自己没有发心供养,就白白留给他人,让别人带走了。如果自己还在贪著,死的时候还念念不忘钱财,最后还会变成饿鬼道众生来世投生饿鬼道的众生,很多就是因为贪著的原因。

 

甲三、此身无益

第三个理由,此身无益。死的时候,今生今世的身体也带不走,身体也要留在人间。死时连此身都无益,其他的就更不用说了,亲友、财富、名气、地位等都没用,一定要明白这个道理。

 

以前塔尔寺有一位老喇嘛走了,一位小喇嘛买了他的房子。半年之后,房子里进来一条蛇盘蜷在大梁上,小喇嘛连忙把蛇扔出房外,过几天发现那条蛇又回来蜷在了大梁上,就这样不断扔掉又不断回来……有一次小喇嘛的一位家人来了,把这条蛇打死了。令人惊奇的是,过了半年房子里又爬来了一条蛇蜷在大梁上。小喇嘛觉得很奇怪:怎么会这样?就去请教确西班智达活佛,活佛笑着说:这个房子的大梁里肯定有金银,你去看一下,然后将金银取出来供僧,超度这条蛇,这条蛇是那位老喇嘛的转世。小喇嘛果然从房子的大梁中取出了金币,把金币取出来供僧之后,那条蛇还是一直蜷在那里,但这次死了之后就再没回来。

 

佛经中有个故事,一个女子看自己的脸很漂亮,天天对着镜子看自己的脸,死的时候也是看着镜子中自己的脸就死了。死后几天,变成了一条蛇,卷在她自己的尸体上。人家看到尸体上有蛇,就把蛇杀掉,把她的尸体葬在了地里。她的坟头上经常有蛇卷在那里,杀了又出现,就这样杀了百次,还是变成蛇爬在坟墓上。这是因为那个女子贪著自己的身体变成蛇,被杀了百次还是继续投生成蛇。

 

为什么出家?为什么愿做山游僧?为什么修噶当十法?就是要断掉对亲友、钱财的挂念。死的时候,如果挂念自己的亲友,挂念自己的财富,贪著自己的身体等等,这种挂念、贪著最终会让我们堕三恶道。

 

对身体的贪著最难断,作为修行人可以降下对身体的贪著,死的时候一定要舍弃肉身,无论贪著什么都是堕恶道的因。如果我们现在开始修行,就要慢慢减少这些贪著,贪著慢慢减少了,走的时候心里没挂念,安心地走了,就能往生净土,甚至入定都有可能。心里挂念多了就不能安心走,死的时候,所挂念、贪著的反而会变成障碍。

 

决定之理:速修正法

无常来临的时候,你有多少亲友都没用,全世界的人都变成你的亲友,一个都不能带;你有多少财富,一分钱都不能带;你有多大的名气,这个名气对你都没用;你有多大的事业都没用,抛弃一切。灵魂孤零零地走,连自己的肉体也要抛弃,其他就更不用说了。

 

这些都没用,那我能做什么?做出一个决定:我要快速修行,不犹豫。

 

抛弃一切的时候,只有修的法、念的经有用,你学习的法有用,你串习的法更有用,你做的善事善业有用。除了这些,其他都没用。灵魂走的时候,跟你走的有两个东西,福报和业障。福报带你往生净土、往生善道,业障把你拉到三恶道。

 

人生无常观最重要,好好学习《法海宝藏》(三)和(四),好好学习《三派口授》,其他的可以作为参考。

 

这里要知道,思惟暇满人身不能压住烦恼,也不能关闭恶业的门,只能知道自己是什么样的人身,从而会珍惜暇满人身,会决定好好修行。然而真正成就了人生无常观之后,虽然还不能断除烦恼,但能摧破一切烦恼。烦恼像一块大石头,本来会砸伤人,但人生无常观就像大铁锤,能摧毁大石头,大石头被大铁锤摧毁之后,即使砸到人也不会造成伤害。

 

成就人生无常观之后,虽然还有烦恼,但是这时的烦恼已经没有力量。没成就人生无常观之前,烦恼的力量非常大,这两种情况下的烦恼完全不一样。

 

成就了人生无常观之后,虽然还会造业,但是造业的力量已经不大,这时的业力是脆弱的。如果造了恶业,比如杀了一个动物,马上就会忏悔:哎呀,我不该杀了它!如果没有人生无常观,杀了生,还经常会心生欢喜:我把它杀死了!这样会令恶业的力量更加增长。成就人生无常观之后,造恶业,恶业没有力量;起烦恼,烦恼没有力量。虽然还有烦恼,还会造业,但是都没有力量。人生无常观的妙道就在这里!

 

成就人生无常观之后修行能俱足三种精进披甲精进、加行精进、无退精进,修行的力量非常大

 

明白人生无常观之后,就彻底明白什么对自己真正有利益,什么对自己真正有用,自己就彻底觉悟了。没明白人生无常观之前,经常迷迷糊糊,虽然也知道死的时候佛法对自己有用,但修行不坚定,对世间的贪著还是很大。没有摧破贪著的情况下,贪著的力量很强大,会不断牵引自己,让自己的脑海乃至全身心都围绕世间利益转。

 

人生无常观为什么殊胜,因为能摧破一切烦恼,关闭恶业之门。不懂这个道理的时候,很多人经常说,人生无常观不用讲都明白,天天都在死人,大家都知道。但人生无常观中深藏的含义,只有通过不断学习、思惟、串习才能深挖出来,才能完全理解,才能明白它真正的作用。


人生无常修行的过程中,这样层层修,这个决定出来了,修的果报就出来了。决定没出来有没有用?还是有用,和其他人比起来还是不一样,最起码知道我要面对死亡,时刻都知道。知道的人,真的要面对死亡的时候,对他来说很正常。不知道的人,突然面对死亡,会觉得死亡不正常,对他的打击非常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