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末秋初的拉卜楞寺有一个僧众辩经晋级的大法会,藏语称作“登贝柔扎”,意为七月辩经法会。法会从农历六月二十九日开始,直至七月十五日结束,为期17天,是寺院一年法会规模较大的一次。期间远近的信众及游客蜂拥而来,除了听辩经弘法,还要朝拜观赏劝善法舞。七月法会是由格鲁派始祖宗喀巴大师的弟子加洋却杰首创。
法会中的“米拉日巴劝法会”在18世纪始创于甘肃拉卜楞寺。是由三世贡唐仓·贡吉乎丹贝仲美编写《至尊米拉日巴语教释成就者之密意庄严》一书中的《语教释》部分改编的,借米拉日巴对猎人贡保多吉说法的故事,来弘扬教义,传经说法,抨击流弊,整饬教序。
辩经法会的序幕从六月二十七、二十八日拉开。由大法台讲述闻思学院大业,并与各学院的法台(每年只允许一个学院的法台参加)进行辩论。辩论时,该学院格西跟随法台一同参加。
头天,大法台讲述罢便由学院法台提问,大法台对答;第二天掉换位置,由大法台提问,学院法台对答。法会的序幕带有浓郁的表演、示范色彩,即向僧众们昭示:“要想当法台,就必须有高深的学问,必须有吃苦钻研的求学精神。”
正式的辩经讲法从七月初一开始,每天从早到午进行。参加辩经的是6—12年级学业优秀者、各班级中有地位的活佛,还有本年度“然卷巴”学位的获得者。每位参辩者获悉自己辩经的日期后,就在前一天前往各个经堂、佛殿,在各大佛像前献花,祈求佛祖保佑,祝愿自己取得好成绩,祝福辩经讲法顺利、成功!
七月初八,米拉日巴劝善法舞的开演把法会推向高潮。这天,前来朝拜、看藏戏的信众和游客人山人海。午刻时分,嘉木样大师和四大赛赤、八大堪布以及其他大小活佛全部登上大经堂前殿二楼的前廊。前殿楼下前廊左侧为在职僧官的座席,右侧为一般高僧的座位。来自各地的僧俗观众则聚集在石板广场前,围成半圆形,内层是本寺僧人,外层是俗民观众。
场中央,面对前殿置两把座椅,场之右侧有执锣、鼓者各一人,执钹者二人,吹长筒号者一人。在乐队简单的过门中,米拉劝法会开始了!
米拉日巴劝善法舞包括六个部分,其主要内容为尊者通过讲法辩论把鹿与猎狗、猎人贡保道杰等都引入正道皈依佛法的故事。
对拉卜楞寺来说,“七月登贝柔扎”是除了毛兰姆大法会以外的最大宗教仪式。米拉日巴劝善法舞不单单是一种跳舞的形式,而是民间歌舞与传统跳神相结合的一种特殊形式。
猎人贡保多吉与米拉日巴之间的精彩辩论。贡保道杰用寺中僧侣违背戒律、贪财撒谎、打架斗殴、嫉妒猜疑等种种恶行来反驳米拉日巴的论点,而米拉日巴则从佛教的根本宗旨、佛法的内容与世间的善恶是非等整体与个别、全局与局部方面辩证分析,使贡保多吉无话可说,只能折服。
歌唱、舞蹈、藏戏等融为一体,超过了一般的宗教祈愿仪式,也包括讽刺、幽默等艺术手法,这也成为了“传记”藏戏的先河。
附记:米拉日巴劝善法舞简易流程及内容介绍
首先入场的是“阿杂热”。“阿杂热”为梵语,意为游方僧。阿杂热年轻潇洒、干练精明,他身着印度瑜伽咒师式的服饰,头戴螺纹帽,鬼面,有彩色胡须,右臂系红色彩带,手执黑白相间的六尺花棒,进场挥舞一阵,算是探路扫场。
随即另一位与他打扮相同的阿杂热引领两头白身绿鬃狮子出场。他手执绣球和彩带,逗着两头狮子翩翩起舞,向贤士圣者献花敬意。
阿杂热和狮子舞罢,鼓钹齐鸣,两名“特格洽热” (土地主宰神)出场。土地神头戴黄色遮帽,白颈、白胡须,手持旗帜,腰缠绳圈,绳圈上吊着二十来条黑白扭缠的短绳。他俩急速旋转出场,腰上的绳条如花伞撑开。旋转数圈后,即绕场撒青稞,象征着未进食前先敬神以表白诚心。
随后,身背经匣的两僧人出场为米拉日巴(藏传佛教噶举派开创者)诵经祝福。祝福完,又有两名阿杂热出场,在场中心掷果子和鲜花,意为善果,以普度众生。很多观众此时不顾维持秩序者细柳条的抽打,争相进场抢拾,以此为吉祥物,带回去珍藏供奉。
两名土地神在阿杂热退场后,引着米拉日巴出场。米拉日巴身背经卷,手持锡杖,绕场一周,然后坐在已备好的椅子上。这时,两名童子出场舞蹈,表演各种作践幼虫的动作。米拉日巴施法传教,两童子被调伏归正。
接着,反穿皮衣、颈挂念珠、腰别宝剑的猎夫贡保多吉父子出场(两人一善一恶)。贡保多吉父子追杀小鹿,追到了米拉日巴跟前。经过两人激烈的辩论和米拉日巴苦心教化,猎夫贡保多吉父子终于醒悟,知道自己罪孽深重,只有皈依佛门才能积德行善、改邪归正,他们跪伏在米拉日巴膝前,从此结束了猎人的生涯。法会表演到此结束。
七月劝法法舞中最吸引教民的情节,就是猎人贡保多吉父子与米拉日巴之间的精彩辩论。贡保多吉父子的杀手锏是用搜集到手的拉卜楞寺中僧侣违背戒律、贪财撒谎、打架斗殴、嫉妒猜疑等种种恶行来反驳米拉日巴的论点,而米拉日巴则从佛教根本宗旨,整体与个别、全局与局部等方面辩证分析,使贡保多吉父子无言以对,只能折服。场上,贡保多吉父子有意揭露寺中存在的丑恶现象,这无疑是一种鞭挞、一种警示,具有强烈的震慑力,使一些违法乱纪的僧人在众人面前曝光,受到羞辱教训,寺风因此整肃。